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晋中>历史人文>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 过去有钱能买官。有个财主想当官,就花钱买了个县官。但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尽念错字。上任不久,便发生了三起案子。一天,告状的人都来了,县官登堂审理,惊堂木一拍喊道:“把三个告状人都带上来!”三人都跪在地上,衙役们也不敢怠慢,赶紧把三人的状子送到县官手中。第一人名叫“卞丢”,第二人名叫“金未”,第三人叫“新斧”。县官看了状子,心想,先问头一个吧,于是大叫一声:“下去!”三个告状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下去了。县官心虚,怎么搞的,是不是认错字啦,下去就下去吧。就拿过第二个状子大声叫“全来”,三个又都...
    2017-09-12
  • 传说在古时,县北川有户财主姓郭,他家有三个闺女,大闺女嫁了个文状元,能写会画好文才;二闺女嫁了个武举人,拉弓射箭武艺高;惟有三闺女嫁的是个受苦汉,就知道每天在地里把活干。大女婿、二女婿都是有功名的人,两家与郭家门当户对,郭财主自然很是满意,一是两个女婿来了,总是好酒好菜相待。三女婿目不识丁,又是个受苦的庄稼汉,嫌贫爱富的郭财主每次看见他,连话也懒得多说一句。这一年,郭财主六十大寿,三个女儿和女婿都来拜寿。大女婿、二女婿来得最早,一个坐的是大花轿,一个骑得是大红马。三女婿既没有轿坐,也没马骑,...
    2017-09-12
  • 从前,有兄弟俩人,父母早已下世。父亲在临终前嘱咐俩人:“我死后你们先不要分家,要一同过日子。”几年过去了,老二想多霸占家业,向哥哥提出要分家,且只给他东草房两问,桌子一个,锅一口,其余五间正房及全部家产都归他所有。哥哥是当大的,只好一一答应。事后由于老大勤劳,日子过的挺不错。而老二平时却好吃懒做,只靠父母的遗产过日子。一年春天,一对燕子住在了老二家窗檐底,他见了,就用棍子把燕窝捅掉。燕子回来见老二不让住,只好另找地方,可是老大看见了就在他家窗檐上给燕子搭了个窝。就这样燕子在他家住下来,并孵出...
    2017-09-12
  • 从前,有位武状元出身者认为自己功高官大,常常欺负邻居一位白发老汉。一天,老汉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你们跟我受了不少气。每人给十两银子,出外做件功德事,谁做的最好谁当家。”几个月后,三个儿子都回来了,忙向老爹诉说自己做的事。大儿子首先说:“我走到河边,看见一个女子投河自尽,我忙跳下水去救了她,她还怀着孩子,我一下救了两条命。”老汉听后点了点头。老二说:“我走过一个村庄,看到一家着了火,风势凶猛,大有危及到左邻右舍的可能。我不顾身扑灭了火,为那几户人家解了难。”老汉听后笑眯眯的。最后老...
    2017-09-12
  • 榆社老百姓称斑鸠为斑鸽子。生活在榆社的斑鸽子长着一身灰色的羽毛,主要栖息在山林或村旁树上。斑鸽子的叫声独特,常发出一种极似“姑姑——裤”的悲啼。其声反复悠长,凄婉悲凉。而且平时很少听到它的叫声,但每到秋罢天凉时节,村乡野里,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她娇小单薄的灰色身影,听到她一声接一声的凄苦叫声。在榆社,流传着一个关于斑鸽子的忧伤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位父母早亡的农家少女,孤苦无依,便投到她的姑姑门下生活。虽然少女年纪还小,但她的姑姑并不让她闲着,每天不是让她喂鸡喂猪,就是做饭洗衣,有时甚至还要让...
    2017-09-12
  • 榆社人把掏鸟窝叫挖鸟鸟。因挖鸟鸟沾了光出了名的,在榆社历史上可能也就是个岳三孩。岳三孩大约生于上世纪初,崇纂村人氏。三孩自幼淘气顽皮,胆大无忌,儿时和小伙伴们玩“藏猫猫”,别人只是往柴捆草垛或胡同旮旯里去藏身,惟有他敢跑进大庙里去躲藏。一般孩子是不敢去庙里找人的,所以三孩每每玩此游戏,总是赢家。崇纂村西有一佛爷庙,庙中有一尊约摸六米之高的唐代石刻佛像。人称老佛爷。有一年夏天,十四岁的三孩随他父亲在佛爷庙附近耕地,临近晌午歇息时,就跑到庙里檐头上睡觉去了。三孩刚闭上眼,就被几声麻雀给吵醒了。于...
    2017-09-12
  • 在榆社,有许多关于财富方面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活财神”和“五谷神”的故事。活财神和五谷神的生活年代不详,大致当在明清时期。活财神是榆社城的大财主,姓张,因生财有道,家中金银无数,被乡民称为活财神。五谷神是磨石村(今社城镇磨石村)的大地主,姓郭,因擅长耕作,持家有方,田产甚多,存食无数,被乡民称为五谷神。据说,五谷神年轻时曾寄人篱下,跟着他舅舅生活。有一年,他舅舅家一块十几亩大的谷子地里,竟然就只长成一株谷子。他舅舅气得直骂五谷神懒惰,没好好给他养种。五谷神却只是笑笑,对他舅舅说:“舅舅...
    2017-09-12
  • 琵琶窑位于榆社县城北八十里处的八赋岭下,与和顺、太谷、榆次三县邻界,是浊漳河北源的发源地;原为榆社县两河口乡辖下的行政村,现已整体移民至箕城镇泥河口村。琵琶窑深居幽谷,状若琵琶,故以此为村名。在榆社交通极不发达的上世纪中叶之前,这里曾是太原、榆次、太谷、榆社,北上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北京等地通衢官道的必经之地。此官道被乡民称为周八道,即每逢八里路就有一个店铺。繁华之状,可想而知。当时的琵琶窑,酒肆、客栈应有尽有,官民商客往来其间,好不热闹。后随着太邢公路、太焦铁路先后纵贯榆社,这条官道...
    2017-09-12
  • “九莲灯”出现的频繁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具体时间一般是在子夜时分到黎明(鸡鸣前)之间;出现的地点是在榆社县北马会村至上西山村段的浊漳河西岸山上或山脚,出现最多的地段为梓荆山(庙岭山)。“九莲灯”的亲眼目睹者甚多,主要集中在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其生活地主要是榆社境内浊漳两岸的潭村、城关、南向阳、北向阳、北马会、廉村、小杜余沟、南王村、北王村等村。纵观亲眼目睹者所述,亦各有异同,本书中仅录潭村巩玉维所见。一家之言,难免不详,有待知情者补正。公元1976年农历7月某夜,巩某在潭...
    2017-09-12
  • 从前,榆社城河西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家富户,夫妻膝下只有一女,取名秀英。年方十八,不但长的眉清目秀,且知书识理,所以众人十分喜欢。一天,秀英带着丫环到县城赶集,不巧遇雨,回家过河时,被水冲倒。河岸的树林里有一个少年,正在用功读书,他听到呼救声,急忙跑来,不顾一切地跳下水里,把俩人救上岸来,并精心照顾,一直等到水退后又护送秀英回家。秀英爱慕少年助人为乐,品行高尚,便和少年订了终身。秀英和住在河东的少年成亲后,夫妻俩人恩恩爱爱,小日子过的十分甜蜜,唯一使秀英不称心的是因这条河相隔,不能经常去看望...
    2017-09-12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83条信息/共9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