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道德模范>详细内容
归档时间:2024/2/26 14:48:30

一双巧手绘匠心 
—— 记“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榆社县古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张玉珍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 【字体:

4289bf7543c5411******9298c64f0917.jpg

张玉珍正在开展古建彩绘工作。

榆社,享有“中国古建之乡”的美誉。据统计,在榆社从事彩绘、雕塑、土木技艺等专业人员达3000余人,加上学徒小工,在高峰期,约有5000至7000余人从事这一行业。榆社县古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张玉珍便是其中一员。

多年来,张玉珍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和一颗匠心,使榆次北田度假村、大同潘家园、朔州古城、榆次老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河南比干庙、内蒙古源流影视城等一座座古建筑穿越历史的尘封,重新焕发夺目的光彩,而这些沉淀岁月痕迹的古建筑也默默记录了他精雕细琢的匠心与追求。

由于父亲早逝,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张玉珍便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跟随古建匠人奔赴全国各地实践学习,凭借自身高超的领悟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就上了手。

将宣纸铺展在大木构件上,把纸喷湿,再用刷子拍打表面,底部花纹隐约浮现,然后用墨迹包拍打,使花纹印在宣纸上……从丈量尺寸、配纸、起谱子、扎谱子、拍谱子到沥粉、刷大色、抹小色,站在离地十多米的脚手架上,张玉珍一气呵成,油漆彩绘的每一步工序他都了然于胸。

一支画笔,一盘颜料,让古建筑绽放昔日的光彩。在常人看来,古建修复只是拿起笔刷在古建筑上彩绘,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上得了脚手架,耐得住高温,是做古建彩画的基本功。不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把人为干扰降到最低,这是古建修复必须遵从的原则。”多年来,张玉珍一直把入门时师傅讲的这些话牢记心间,并严格要求自己。

实践出真知。在跟随老师傅的多年实践中,张玉珍的彩绘技艺不断提高。他先后承揽了榆次北田度假村、大同潘家园、朔州古城、榆次老城、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项目,主持实施了大型旅游景点抱犊寨、榆次乌金山、内蒙古源流影视城、五台山龙泉寺等多个项目。在数十年的古建彩绘生涯里,他始终秉持着保护古建筑,让古建文化发扬光大的初心,把每一项工作当作一场革命,将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才智运用到工作中,树立了良好的古建彩绘品牌。

承接项目过程中,张玉珍发现榆社古建出现了人才断档的现象。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古建彩绘不仅需要高空作业、风吹日晒,工作条件艰苦,而且常年不在家,是个苦差事。但是在张玉珍眼里,古建彩绘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职业,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好历史,就是传承文明。他说:“古建彩绘不仅要靠一双巧手,还要有追求卓越的匠心。古建技艺需要一代又一代尊重历史、刻苦钻研、精进技艺的匠师们共同努力,让蕴含历史文化的古建彩绘传承下来,让大家感受到古建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古韵。”

传承技艺,坚守匠心。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彩绘,爱上彩绘,让传承数百年的榆社古建技艺不丢失,张玉珍志愿回到家乡参与县里古建彩绘技艺的培训工作。他倾其所学,培训学员,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村劳动人口就业,也为榆社古建产业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培养出一批古建彩绘人才,让榆社古建技艺得到更好传承。多年来,张玉珍始终保持着匠人的初心和热情,倾情守护着这项古老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