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创建>详细内容
归档时间:2024/2/26 14:48:30

我市全力推进健康晋中健康乡村建设
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1-02 浏览次数: 【字体:

将妇女儿童、大病重症、普通疾病精准划分,实现县域内分级治疗;即使家在偏远村镇,也有“智慧移动医院”为居民提供体检服务;在医院,病人想和院方沟通可以直接联系到院长,“不找熟人的医院”方便实惠了村民看病……

健康无小事,维护人民健康是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高站位、强本领、优服务、保民生的工作思路,以县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切入点,通过积极发展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县级三类医疗机构能力、县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基层医疗卫生固本强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中医药强市、开展健康晋中行动等工作,着力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全力推进健康晋中、健康乡村建设。

改革惠民群众

就医获得感攀升

“健康是福”——这是群众常念叨的一句话,也是大家对健康的一种期待。

近日,记者在介休市宋古乡卫生院洪善村卫生室看到,村医正在与介休市人民医院的医生连线,为村民田永禄进行远程会诊。“农村医疗相对薄弱,‘双下沉两提升’让村民也能享受到市民的医疗条件,村民每年能节省上千元的费用,也节省了看病的时间。”田永禄表示。

洪善村卫生室负责人段云山告诉记者,自从开通了远程会诊,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看病,提高了服务群众的医疗质量。

医改,是惠及民生之举。为持续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满意度,我市以建设“健康晋中”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构建了学科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全面、水平先进、质量上乘、服务优良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医疗资源增量提速,软硬条件持续改善。

实施医改快一点,群众就医就方便一点,幸福指数就高一点。随着市、县、乡、村四级医联体建设,我市基层服务能力如春苗拔节,活力迸发。更便捷、更优质、更惠民的就医体验,也让和田永禄一样有就医需求的人充分体会到了晋中医改为基层医疗机构带来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华北唯一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介休市组建医疗集团,推动以人民医院为龙头,妇幼中心、中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医疗改革。

将介休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整建制下沉到宋古乡卫生院,就是此举之一。

在这里,同样的康复项目不仅收费低,医保报销比例也高,病人医疗费用下降70%以上。介休市医疗集团院长助理、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主任任小民说:“宋古乡卫生院2019年还率先引入高压氧舱,介休市人民医院做高压氧治疗一次是53元,而在宋古乡卫生院治疗一次是39元。”

村民李先生因脊髓损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在北京做了三四个月的康复,每月要花八九万元。回到老家,他来到宋古乡卫生院做康复,每个月花费降至六七千元。“医保报销后花得更少!”李先生满意地说。

“深化医改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市卫健委体制改革科科长马爱民表示,如今,“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在晋中已成为现实,县域内就诊率和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分别提高到97%、73%。

目前,祁县、寿阳、介休、灵石、榆社已列入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省级示范县。其中,介休市推出“病人不跑专家跑”诊疗模式,构建起慢病健康服务综合管理网络体系;寿阳县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介入诊疗“四位一体”的医疗救治体系,形成覆盖全县的“15分钟救治圈”……

服务提质

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李大哥,您血压依然偏高,没有达到控制目标,用药需要调整了……”8月3日,在对自己的签约对象进行检查后,介休市绵山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吉玉耀提出了用药建议。这是吉玉耀带领的家庭医生团队,上门为上城南村的重点人群进行签约时的健康随访。

吉玉耀是一名“介小医”(签约的家庭医生),除了给村民做心电图、血脂、血糖等常规检查外,他还管理着几位“介小康”(慢病网格管理员),并培养他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家住上城南村的李大爷因中风残疾后行动不便,面对家庭医生上门定期体检和用药指导,他感到很安心,连连夸赞这是惠民、暖心的好政策。

近年来,市卫健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基层卫生健康政策,指导各县(区、市)从优化工作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用人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补齐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短板弱项,兜牢兜实基层网底,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介小健”(健康网格促进员)“介小康”“介小医”是服务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公卫队伍,也是实现“小病不出村”目标的新生力量。为打通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共同组成了健康管理委员会,为村民提供“到门到户”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建立医防协同机制,实现医防融合,是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核心价值所在。今年3月8日,介休市全面启动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介休市医疗集团与市医保中心携手,逐村、逐社区开展主题为“我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沙龙。

期间,“健康沙龙团队”深入农村居民院内,面对面、手把手和乡村医生、“介小康”、“介小健”传授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素养知识,宣讲国家医保政策和推广集采药品的使用,再通过他们,将健康知识传递到每一个家庭。目前,该沙龙已举办27期,每期现场培训村医、“介小健”、“介小康”30名左右,同时进行微信和抖音直播,每期线上观看人数均达到5000人左右,已辐射居民10万人(次)以上,收到了很好的健康促进效果。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全面推进健康晋中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881人,开展村医大专学历教育246人,基层医务人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进一步提升;11个县(区、市)已全部落实在岗村医岗位补助政策,已累计发放补助1380余万元,切实提高了乡村医生收入。

此外,我市还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达能力标准机构71所,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不断规范;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目前全市县级医院已建成7个胸痛中心、8个卒中中心、5个创伤中心、10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8个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选派55名医务人员深入受援医院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提升基层救治能力”巡回医疗工作;健全中医服务网络、发展中药产业、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全市中医服务网络实现“四个全覆盖”……

一个个关乎健康的项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为群众健康披上了一层层坚实的“铠甲”。

精准科学

筑起全民健康“防火墙”

“你的膝关节疼不疼了?”“走路多了就很疼。”每天一大早,榆次区北田镇中心卫生院里,前来问诊咨询的病人就络绎不绝,医生陈酉江认真为病人看诊。“我家有慢性病人,以前都得去市里,现在不出村就能看病,很方便。”村民牛晓丽表示。

榆次区北田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周边26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2万余名村民的就医任务。庞大的人数、特有的结构,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基层群众日常就医需求,尤其是在传染病防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基层实际,今年我市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健全全链条全周期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努力实现“保健康、防重症”。并将“为全市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配齐传染性疾病救治设备”首次纳入民生实事工作,精准发力,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如今榆次区北田镇中心卫生院使用的DR医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t、血球计数仪等检验诊断设备就是近几年结合病患需求配备的,先进仪器的更新使用不仅使疾病检验诊断更精准,也实现了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放心看病的心愿。村民张慧琴告诉记者,就医环境好了,服务态度也好,卫生院里就能做心电图、抽血、化验、输液等,村民看病都不用跑市区了。

追求“健康新生活”,重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个体应该怎么做?随着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样貌会有哪些变化?城市各部门又做了哪些努力?

“爱国卫生月”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重要实践。党的二十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有了更高要求。今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解决发展短板。我市通过把卫生健康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上下联动、多部门联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格局。

各县(区、市)、城镇、乡村、单位、社区以及广大群众,都在用各种行动来响应爱国卫生运动的号召。期间,我市深化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组织集中清理整治活动400余次,排查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4.2万余处……同时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形成了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市下辖9个县城和1个县级市全部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实现全市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全市共有13个乡镇创建成为国家卫生乡镇,有26个乡镇、623个村创建成为省卫生乡镇、卫生村。通过实施全域创卫,全市的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也大幅提升。

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市将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突出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聚焦精准帮扶机制建设、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居民健康危险因素控制四个重点,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卫生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