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晋中>城市名片>民俗节庆>详细内容

榆次城隍庙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9 浏览次数: 【字体:

    榆次城隍庙位于城内东大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十三年(1362)。庙会始于明末清初,会期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六月十五。清光绪年间,因与太谷县新五月会有交叉并引发争议,经山西布政使、按察使裁决,会期改为五月初一至五月三十。庙会之时,京、津、冀、豫、陕及苏、杭二州等地凡出售绸缎、夏布、夏装及干制海味山珍的商人都要定期赴会,晋中各州县商铺字号和富商大贾也趁机争购名优产品。《榆次县志》(民国版)记载:“万商云集,经月不散。历数百年而不变者,良各商终岁所售之品,均赖榆次购入故也。”

    民国初年,铁路公路贯通榆次,地方政府为吸引更多的商人参与庙会,扩大物资交流,榆次县知事除请上三班好戏轮流入庙演唱外,还在庙会期间设立稽察公所,张贴公告,严格按照“禁娼赌、严偷窃以清地面,减房租、平物价以顺舆情;津渡则有护送而无苛索,门关则有稽查而无留难,兵役则有巡逻而无摊派”等条例来保证贸易畅通无阻。

   日军占领榆次县城后,凡是出入城门者都要盘查搜身,故使延续300年之久的榆次五月庙会被迫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得到恢复,但因旧城道路狭窄,不便商旅交通,便将会址移到榆次城北门。1955年,榆次城区扩建,北门被改造成为榆次城重要的交通枢纽,庙会再次中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