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本市时政>详细内容

2021晋中这一年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次数: 【字体:


df05fe016c2a4c209f203b08218dc307.jpg

be8150ed23d54d12beb574a258700ba4.jpg

d72dc750252342ce8a44fbf920e3c64a.jpg

ab56636de1af4911833fc70ecd849f6c.jpg

0b6e8bd1402d******710b40b0698f0c2.jpg

b4870b5d095644a78202a532feac21dc.jpg

岁去弦吐箭,梅香又一年。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重大历史时刻、重要发展节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新机遇,对晋中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作出新的部署,以“1221”战略举措为总抓手,奋力开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迈好开局第一步。

回首来路,最值得记忆的是一行行奋力前行的足迹。

2021年,我市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礼赞伟大时代,凝聚干事创业热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初心使命;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领338万晋中儿女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国庆期间,我市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降水量达极值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我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城市发展更有活力了、群众生活更有保障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了……

时光不负努力,付出皆有收获。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本报编辑部特推出晋中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工作回眸,重温欣喜与感动,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晋中篇章。

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 隆重热烈精彩纷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了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市与全国同步隆重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围绕建党百年,我市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宣传教育,通过主题宣讲,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等形式,持续不断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召开全市“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向曾经为晋中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老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举行以“诗意中国 红色晋中”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典诵读大会,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讴歌时代……一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的浓厚氛围。

党史学习教育 特色鲜明成效扎实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在全市10758个基层党组织、22.97万名党员中全面开展,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我市党史学习教育2月22日开展以来,市委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在推进过程中形成鲜明特色,亮点突出。探索强化理论武装新路径,创新推出个人自学、集中学、研讨学、讲座学、培训学、宣讲学、现场学、观影学、线上学“九学”联动模式;精心策划“百业百人讲百年”大型宣讲,用晋中“小故事”讲出党的事业“大发展”;深挖红色资源,推出13条红色教育线路,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现场沉浸式教育;同步开展分类指导,增强不同党员群体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覆盖、落地落实。

我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紧抓察实情访民意、台账清单管理、场下机制建立“三个关键环节”, 从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难、上学难、住房难、养老难等实际问题入手,累计出台措施3484条,完成各类重点任务1492 项、重点民生工程333项,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开拓创新蓄势发力

2021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一谷驱动、两区牵引、两翼腾飞、一力保障“1221”战略举措,开拓创新、蓄势发力,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我市将“一谷驱动”作为首要战略举措,依托全省独一无二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教育优势,以建设宜教、宜学、宜研、宜创、宜业、宜居的山西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目标,全力建设山西智创谷,打造山西版“中关村”。加快“两区”建设。推动综改区晋中开发区2025年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推动开发区“1+10”联合体投入和产出占到全市新增量80%以上,努力走出一条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符合产业变革方向的工业强市之路。晋中国家农高区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大力实施“一二三四五”战略,着力打造立足晋中、辐射山西、面向全国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典型样板。东山和平川各县(区、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各尽所长,走好符合县域特点的振兴腾飞之路,走出区域协调发展之路,筑牢“两翼”“支撑点”。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硬保障”,全方位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市上下要同心同向、众志成城,向着既定目标,扎实推进,为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持续打造“双展”国际品牌 纵深推动文旅融合

每年9月19日,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摄影大师齐聚平遥,共襄摄影艺术盛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经风风雨雨走过21载。大展在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搭建起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平台的同时,也作为晋中文化的品牌、友谊的符号、交流的平台、文明的象征和产业转型的代表,让人们在光影交错间爱上这方热土。

平遥国际电影展是继上海、长春、北京、丝绸之路电影节后,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际电影展。经过五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优到精的蜕变,成为了国内学术影响力一流的活动,不仅让广大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尽享影视饕餮盛宴,也为青年电影人开拓了一方发展新天地,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晋中。2021年,以“聚”为主题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展现了电影人聚合力量,聚合智慧,共同推动电影发展的信心与决心。据悉,本次电影展共放映了来自 32个国家和地区的46部影片。其中,官方单元入围影片全球首映率达32%,亚洲首映率达71%,中国首映率达100%。

无论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还是电影展,都是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大展的举办,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山西,了解晋中,也在光影交错间将古城历史、晋中元素、山西文化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充分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纵深推动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2021年10月,我市遭遇强降雨天气,降水量达193.4毫米,是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全市66.1万人受灾,4.3万间房屋倒损,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灾害。

面对气势凶猛的洪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即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迅速投入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市9万余名党员、近4000名基层干部、武警驻晋中部队近400名官兵与人民群众闻“汛”而动、昼夜奋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尤其是乌马河水位上涨,大大增加了下游清徐县的防洪压力。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果敢决策,以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精神,连夜研究制订分洪方案,全面打响保卫省城太原抢险攻坚战,充分体现晋中担当。

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千钧重担中,我市咬定稳粮保供,加快抢收减损,迅速按下农业生产自救“快进键”,全力打赢“双减双抢”“三秋”大会战。与此同时,强化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畜牧疫情防控。截至11月10日,水泡秋粮已基本收获,预计全年秋粮总产量15.3亿公斤,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已完成冬小麦播种面积15万亩,比去年的小麦播种面积增加5.2万亩,实现恢复性增长。截至12月10日,全市需修缮的1.43万户房屋,已竣工12257户,竣工率达90.86%,2022年1月底(春节前)将全面完成重建修缮任务。

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对标一流先行先试

2021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在省内率先出台4.0版《晋中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8方面123条措施,搭建起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率先出台《晋中市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实施细则》,围绕4个方面26项指标分市直单位和县(区、市)两个层面考核打分。

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以共享晋中10360政务服务网为总平台,39个部门750项“四级四同”事项以及乡镇一级54项便民服务事项,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乡网上办事全覆盖,实现“一网通办”。全面落实“晋中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五条”和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率先探索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技术评审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免评审。

通过实施减、压、降措施,扎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技术评审改革;推行放、减、服改革,大力推动市场主体倍增发展;采取集、简、优办法,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其中,我市采取的区域综合评估、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举措,有效解决了“评审难”的问题,项目评估评审效率显著提高,评估时限平均压缩6个月,评审时限平均压缩1个多月,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

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接续奋斗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市作为全省减贫任务较重的6个市之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战,全市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7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6.7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5月31日,晋中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晋中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

2016年以来,中央、省、市、县财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5.27亿元,建设扶贫项目10404个,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551元增加到2020年的9425元。脱贫攻坚集中了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实践,探索出乡村治理的成功方式和有效途径,不仅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益,而且带动了整个农村的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庆祝活动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举行,2021乡村振兴(太谷)论坛同期举行。通过开展专题研讨、投资贸易、签约合作等交流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就。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和谐共建幸福同享

2021年1月,我市以优异成绩成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围绕“大干三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各级各部门集众志、汇众力,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以志在必得的决心,积极投身文明创建各项工作。

7月30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全力冲刺”的实施步骤,以“提升城市品质、规范交通秩序、整治环境卫生、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分3个阶段工作任务,力争在2021年至2023年创建周期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2021年为攻坚突破阶段,我市紧紧围绕创建为民惠民宗旨,坚持从细处入手,从实处着眼,往深处发力,狠抓城乡环境面貌改善、社会公共秩序优化、社区生产生活环境整治、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抓重点、补短板、塑品牌、促提升,着力推进“六大行动”, 即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行动 、筑牢思想道德基础;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树立文明新风尚;开展提档升级行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展诚信建设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开展户外广告提质行动,高标准设计制作公益广告,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一年来,全市文明风尚引领、公益广告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管理优化、交通秩序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民生保障改善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重大项目建设 热潮涌动加速推进

2021年,我市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树立“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持续开展四次“三个一批”活动,促成一大批产业前景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落户晋中,为晋中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中,集中签约29个,开工34个,投产34个,掀起项目建设一个又一个热潮。

发挥“链式效应”,横向扩展、纵向延伸、配强服务,形成了以吉利汽车、中航兰田、斯纳德为龙头,以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为集聚发展区,太谷、祁县、介休、灵石点状突破的产业发展态势,具备了年产乘用车10万台、商用车5000台、专用车2万台的生产规模,建成了在线车辆突破40万辆的国家首批无车承运试点“成丰货运”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以新能源汽车、功能食品、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为主的八个百亿级以上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一煤独大”逐步向“八柱擎天”转变。

充分发挥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建设山西智创谷, 打造科教资源集聚之谷、高技能人才培育之谷、人才创业圆梦之谷、科教成果转化之谷、科教人才宜居乐业之谷、科技报国之谷。高举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两面旗帜”, 抓住国家级“金字招牌”,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力,283个农业龙头产业集聚领跑,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在全省的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持续释放生态潜力 金山银山美丽家园

2021年,我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释放生态潜力优势,让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浸润美丽家园。

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截至12月16日,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2.1%;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用心呵护碧水清波,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多措并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1至11月,我市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85.7%;劣Ⅴ类水体比率为0%。有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坚持打基础、强管控、抓治理、破难题、防风险,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加大能耗“双控”,加快推动全市“6+1”重点行业节能技改,全面提升能效水平。严格节能审查,源头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推动“两高”行业向绿色、环保、低碳、循环方向发展。1至11月,全市累计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98.48万吨标准煤(当量),以0.8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10.7%的工业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