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本市时政>详细内容

晋中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晋政发〔2021〕44号)和《晋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市政发〔2021〕37号),全方位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繁荣、旅游产业提速、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晋中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积极推进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文化旅游成为晋中最亮丽的一张城市名片。

“十四五”时期,全市文化旅游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优势胜于劣势。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已有基础上,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从供需两端发力,既要加快速度做大规模,又要补齐短板提升质量,全面开启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省委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要求,按照市委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好“1221”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晋商文化与自然地理文化贯通融合的文旅优势,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序开发活化利用新兴业态,持续做大晋商文化、红色太行、都市休闲品牌,推动文旅产业在功能化、智能化、场景化、生活化、生态化等更大范围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方位融合,努力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晋中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 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为民惠民、坚持创新引领、坚持融合发展。

▶ 奋斗目标

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提升,文化旅游成为全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晋中成为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展望2035年,全市文化事业、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晋中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文化旅游中心,形成世界级景区、国家级度假区和休闲街区交相辉映的旅游矩阵,全面建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二、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 优化空间布局

一核引领:发挥太原—晋中城市群引领作用,以榆次区、太谷区为核心,形成山西中部城市群文化旅游一体化综合服务引领核。

两极提升:做强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增长极,做精大院古堡文化旅游增长极。

三圈互动:以太原为圆心,一是榆次区、太谷区、寿阳县组团,打造30公里半径的都市休闲旅游圈;二是平遥县、祁县、介休市、灵石县组团,打造50公里半径的晋商文化旅游圈;三是左权县、和顺县、榆社县、昔阳县组团,打造100公里半径的太行风光旅游圈。

多点支撑:按照分类集聚、特色发展的原则,各县(区、市)分别打造特色资源。

▶ 打造特色品牌

晋商文化国际品牌,重点打造“一城一院一古镇”(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静升古镇);红色太行国家品牌,重点发展“一山一水一支歌”(太行山、云簇湖、左权民歌汇);都市休闲山西品牌,重点培育“一谷一带一高地”(山西农谷、乡村度假带、服务新高地)。

▶ 加强宣传营销

推出主题产品:“晋中晋商历史文化游”“晋中名人故居怀思游”“晋中红色教育研学游”等。

推进整合营销:突出新媒体营销,做好传统媒体营销,强化市县整合营销。

推动区域协作:立足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阳泉、吕梁、长治、邢台等毗邻地区共同构建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战略联盟,依托太行山旅游推广联盟、黄河旅游推广联盟,深化资源开发、线路推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联动与合作。

▶ 实施提质行动

A级景区倍增行动、旅游要素增效行动、乡村旅游振兴行动、红色旅游提升行动、研学旅游普及行动、康养旅游提档行动、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交旅融合升级行动。

三、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

▶ 完善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网络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施全市乡镇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到2025年,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全部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市县两级文化馆50%以上达到部颁二级以上标准。优化旅游公共设施布局。

▶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建立联动机制,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完善供给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丰富惠民活动,深化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组织全市性群众文化展演、赛事活动。抓好广电保障。

▶ 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拓展特色活动,推动融合发展,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游客中心等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提升保障权益。

▶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市县两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职工比例,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人员的培养选拔、招录和职称晋升等工作,加快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四、创建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 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

以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核心,以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理念为指导,加强非遗保护调查记录研究,健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完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质量水平,推动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非遗文化产品旗舰企业,扩大非遗保护传承社会影响。

▶ 强化文物保护措施

实施文物平安建设工程,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加强文物考古能力建设,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

▶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深入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六个一”工程。即:开展一次全市红色资源专项普查,确认一批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一批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提高一批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推出一批红色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形成一批红色革命文化研究成果。

▶ 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晋中潇河汇入汾河,汾河汇入黄河,要将“潇河文明史研究探源”作为晋中文化旅游的重大课题,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形成考古、水利、农业、商贸、文化等多领域的综合学术成果,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开辟晋中历史文化研究新方向。

五、建设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 深化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发挥产业发展平台功能作用,壮大文化和旅游融合业态,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扩容,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更高水平融合。

▶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

强化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产业,增强“互联网+旅游”发展聚合,推动全民畅享数字文旅生活。

▶ 推动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有序

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服务与监管融合,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及综合执法水平,树立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晋中文化旅游市场良好形象。

六、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出台配套政策、加强人才保障、加强规划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