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本市时政>详细内容

我市全力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心系“国之大者” 守好“晋中粮仓”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4-18 浏览次数: 【字体:

53c3f4675fd146d19ba0036dc6fa5321.jpg

春耕时节,我市农民驾驶农机在田间作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都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今年,我市锚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坚决保障粮食安全”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再建高标准农田8.76万亩,新增和提质水浇地5万亩以上,建设有机旱作生产基地4万亩,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万亩以上,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向低山丘陵耕地、向多环节全程托管拓展,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378.9万亩、总产量15.45亿公斤。

养好土地筑根基

春耕时节,在灵石县梁家墕乡茹泊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农机穿梭、泥土翻动,广大农户抢抓农时平整土地,信心满满做好春耕春播工作。村民梁小亮说:“以前村里撂荒的地特别多,主要是地块小,没法种。现在再看看,哪里还能找到一块撂荒的土地,全都种上庄稼了。”

保护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目前,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58.5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农田52.28万亩)。宽阔平坦的农田里,播种机精准作业、植保无人机凌空飞降……建设高标准农田,让农业生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今年,我市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规模种植的同时,将持续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为全市粮食生产插上腾飞的翅膀,最大限度助力农民实现丰产丰收。

选好种子稳产量

走进晋中国家农高区谷子研究所,记者看到实验人员正在对最新育成的“鑫盛谷8号”进行全基因组鉴定,针对性研究该品种在高产、优质、抗逆表现上的关键候选基因,为今后持续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理论依据。山西省谷子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郭杰介绍,“鑫盛谷8号”采用常规育种手段与全基因组选择第三代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使春谷区品种株高降低30至50厘米,抗倒性明显提高,穗颈缩短,机收掉穗率减少48%至82%,收获总损失率减少61%至66%,在有机旱作基础上有望实现稳产丰产。该品种的育成,也标志着晋中国家农高区谷子研究所育种工作步入分子育种和传统育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新阶段。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核心要素,也是粮食生产的“芯片”。我市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精心选育玉米、杂粮、蔬菜等作物试验示范新品种累计1000余个,并从中筛选出200余个优质高产高抗、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种向全市广大农民推广。其中,研究培育出的“蜜冠”南瓜(短蔓型)是国内首例种间杂交品种,填补了全国种间杂交的空白,有效促进了现代种业与小农户的紧密衔接,有效提升了种业效益。

走好路子促发展

北方地区如何摆脱传统农业的困境?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重要突破口。

我市以粮食生产为“纲”,以土地集中流转规模经营为重点,积极发挥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山西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立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科研示范基地、省级十大产业集群有机旱作生产基地,全力建设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并进行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形成玉米、高粱、谷子、荞麦等15种典型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同时,改变过去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种植模式,加快土地集中流转,围绕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以社会化服务平台和组织体系为载体,引导服务主体与农业科技公司、龙头企业、高等(职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组织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

在寿阳县南燕竹镇南燕竹村,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贾永珍,他说道:“农业生产托管不仅是解决一家一户种不了、种不好或种了不划算问题的好方法,也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好路子。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农业生产‘双层托管’模式,土地托管面积从200亩逐年增加到2万余亩。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托管面积,在南燕竹村和白家庄村托管1万亩土地,打造省级有机旱作优质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市将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切实守牢耕地红线,稳步提高生产能力,高位推动有机旱作,加快发展农业托管,全力管好“晋中粮仓”,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