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本市时政>详细内容

碧波荡漾映蓝天——“一泓清水入黄河”的介休实践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次数: 【字体:

a3d4714b9f9048d3b3bbf9d97772b002.jpg

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绿意盎然。

编者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国之大者”,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要推进实施的区域重大战略之一。“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西的殷切期盼。汾河是黄河在山西境内的支流,晋中地处汾河中游,汾河干流在晋中境内全长124公里,占汾河总长17.8%。如何答好绿水青山“生态卷”?晋中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本报记者深入一线,对我市汾河流经区域进行实地采访。今日起,本报特推出《“一泓清水入黄河”记者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3月9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跟着总书记上两会》系列节目,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常书铭接受采访。《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向全国观众分享了晋中段汾河治理前后的对比照片。

一张是汾河干流晋中介休段2020年以前的样子,当时的水质是地表劣V类。一张是现在,经过治理,汾河碧波荡漾,天鹅回来了,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也回到了湿地公园。

站在已经完工的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的岸边远眺,河道内的芦苇摇曳,成群的白鹭、鸳鸯在水里嬉戏,每一处都散发着蓬勃生机。人们或漫步于柔软的塑胶步道,或倚栏远眺,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从河水干枯,到如今“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美景再现,介休仅用了三年多时间。

旖旎风光彰显责任担当。“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介休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承诺。

这一可喜的成绩,究竟是如何创造的呢?

  多道防线  涵养水资源

循着介休纬二路水景大道一路向西,来到一处厂区,19个车间整齐布局,紧挨着的便是介休市教育局的办公大楼,走进厂区干净整洁,要不是偶尔随风飘过来的消毒水气味,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介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这个占地面积55.9亩,总投资2亿元的介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总共还不到20名工作人员。污水通过进水井、粗格栅、缺氧池、二沉池、沉淀池等环节,最终来到出水采样点,这其中要经历18道过滤分解工序。“通过物理降解、生物降解和深度处理之后,经采样合格才能排向汾河,我们要确保每一滴流入黄河的水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介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厂长宋晓健表示,目前,介休市的两个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达6万吨。

步入义安镇中街村,文化墙上“乡村振兴村庄秀,情洒中街碧水流”的标语格外醒目,和正对面的碧绿池塘交相辉映。水中央的生态滤床上,种满了水生植物黄菖蒲,一眼望去,令人心旷神怡。

迎面遇到中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鹏,正带领设计人员对水池周边进行测量。“水池边的这块空地,特意规划了羽毛球场、灯光篮球场,再放一些健身器材,打造村民自己的群众活动场所。”

多少年来,这里就是一潭死水,黑臭水体面积约3300平方米,因地势低洼,雨季排水难,生活污水、垃圾杂物汇到水坑,臭味大,环境脏乱差。指着眼前的一汪清水,中街村黑臭水体治理+中水利用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赵显峰难掩欣喜:“经过半年多紧锣密鼓的施工改造,目前基本完工,预计6月份就会投入使用。尤其一到晚上就特别美,月光洒下,听取蛙声一片。”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介休分局党组成员曹华毅介绍,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短板,介休市实施了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为“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省级项目之一,中街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是该项目的一部分内容,整治工程总投资540余万元,主要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清淤和生态治理方式。 在此基础上,开展生态滤床和生态护坡建设,控制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确保实现治理后长治久清。

兴  循环利用  改善水环境

介休,山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煤、焦、钢产业发达,却也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5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10,全省的3/5。

如何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介休把目光投向了再生水。

在治理黑臭水体的同时,还可实施中水回用。“通过铺设中水管网将污水处理站排放的中水和收集的雨水直接输送到本村附近的7家洗煤企业做工业用水。”在赵显峰看来,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的同时,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真可谓一举两得。

离介休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不到10公里,就是介休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处理的水作为再生水,用于安泰集团、崇光电厂等企业的工业用水,以及供给湿地公园和道路景观用水。

针对能源化工行业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介休在原有34.4公里再生水管网长度的基础上,新增铺设再生水管网约42公里。今年底,实现供水后,再生水利用率将大大提高,打通再生水循环利用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介休市纬二路的金泰府小区供暖也是从再生水中提取的热源,有效节省了地下水开采。

如此一来,实现了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减轻违规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在改善水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驱车行驶在介休市新华街上,宽阔的双向六车道、港湾式公交站台,都让人眼前一亮。市民冯女士退休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北京看孙子,她常常跟孩子们讲:“和以前的四车道比起来,如今的新华街更加气派,新华街就是咱们介休的‘长安街’。”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2022年介休市大刀阔斧进行的全新城市提档升级,结合道路翻新、管线入地、绿化提升等综合性更新改造工程,实施了金融路、馨园路、朝阳路、史公路、汾秀街、新华南街、北坛西路等11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并作为重点工程纳入了“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

“以前,雨水、污水就是共用一个管道,现在,我们铺设了两条管道,让雨走雨、污走污,并进行了提质升级,管道加粗,部分道路砖石砌管道全部改为水泥混凝土管,大大增强了市政管网的质量。”介休市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股股长许建金说。

雨污分流改造是山西省委、晋中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具体举措。截至去年年底,介休市城区排水管网合流制管网全部改造完成,形成雨污分流制体系。城市水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有效解决了城市积水内涝问题,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雨季污水汇入汾河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提升改造  优化水生态

沿着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一直走,就到了汾河百公里廊带,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澈的河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市民马小海喜欢骑行,作为地地道道的介休人,谈及这几年的变化,他的感受颇深:“以前哪敢开窗户啊,全是黑煤面子,更别提户外运动了。现在,我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骑行爱好者,沿着这条廊带可以一直通到太原的滨河路,沿途景色别提有多美了!以前也不敢穿淡色衣服,现在穿白T恤,好几天都不用洗。”

河道两侧,周边村庄的十几位妇女戴着斗笠,挥动锄头松土,播种马蔺草,动作一气呵成。“这种草生命力极其旺盛,可以有效预防水土流失,我们在播种之前,还对土壤进行了改良,更好地涵养地下水资源。”介休市对汾河廊带左岸外堤坡处的汾河二号湿地进行了生态绿化提质,并实施了3.3公里汾河廊带介休湿地公园段路面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了3个亲水观景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汾河水质,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介休市水利局质量监督部部长李莉表示,此前,河水一眼就看到边了,如今,河面宽度60多米,最浅处也有3米深,深处则有10余米,水量大大增加。

汾河百公里介休段全长22.2公里,通过堤防生态化改造、滩槽整治、景观绿化等工程的实施,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如今,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已经成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休闲观光带。

龙凤河是汾河一级支流、黄河二级支流,也是介休市的母亲河,流经介休市5镇13村,境内长度34公里,流域面积223平方公里。作为介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省级重点工程,龙凤河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3.2亿元,建成后,可有效提高龙凤河行洪能力,反补地下水,为洪山泉复流提供有利保障,改善汾河流域龙凤河生态环境,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一泓清水入黄河”这一宏伟目标的背后,是一项项工程、一个个项目的稳步推进。介休市通过6大类20项工程,向着加快实现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蹄疾步稳、奋勇前进。

如今,介休的三个省考断面,汾河桑平峪断面为Ⅲ类水,磁窑河桑柳树断面为Ⅲ类水、龙凤河断面为Ⅳ类水,汾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驰而不息,逐绿而行。一泓清水正缓缓流入黄河的怀抱,犹如一条翡翠,串联起生态与文明的和谐乐章。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介休用心守护、用情浇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