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榆次区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回眸
厚植绿水青山 描绘美丽画卷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6-16 浏览次数: 【字体:

 

aaf2a8182d7c492e9f36be9be59a2f8b.jpg

近来年,榆次区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抓手,治理农村“四乱”,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打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榆次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被区委、区政府摆在了最为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榆次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打响了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用坚强的决心、持久的恒心,拂去大地的蒙尘,再造碧水的清澈,赢得天空的湛蓝,为今天、为未来打造出天蓝、水清、土美的秀丽家园。

关键时刻

打响生态保卫战

“鹭经沙雨盘高树,蝉曳林风响近城。”明代嘉靖进士、国子监阎朴在诗中描述的榆次森林茂密风景已经远去,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带来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日渐恶劣的沉重代价。

榆次人深爱自己的家园,懂得珍惜绿阴的道理,留恋昔日山清水秀的风光,面对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榆次区委、区政府把修复生态摆在了关乎发展未来、民生福祉的高度,全面打响了“治山、治水、治气”保卫战。

近年来,榆次区坚持以绿色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不断推进美丽榆次建设。打好水、气、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实打实的举措,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榆次区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瞄准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发力,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措施,在减少燃煤锅炉、增加清洁能源“两篇文章”上下功夫,先后完成107个村、44个社区、6.96万户、1343.57万平方米的清洁供暖热源替代工程,实现了市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全覆盖。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强化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整治,积极推进锅炉深度治理,不断加强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榆次蓝”渐成常态。

今年以来,榆次区持续推进农村集中供热扩网工程,南部具备供热替代条件但尚未予以覆盖的剩余村庄全部实现了集中供热;重点解决了丘陵乡镇人口密集村及317省道沿线群众清洁取暖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平川乡镇集中供热的替代率和覆盖率,实现平川乡镇、国省干道沿线镇区和人口密集村集中供热全覆盖。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2017年,榆次区委、区政府以民为本,全面强化综合整治,实施了修文工业基地污水处理站、7项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不断加强对太榆退水渠的清淤、排洪、运营管理力度,有效缓解了退水渠的泄洪压力,同时也使得太榆退水渠、潇河等水流污染得到了有效解决。连续几年加大投资力度,治理潇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实施污水处理企业提标改造,对加油站进行双层罐改造,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使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程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潇河榆次段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

2019年末,榆次区委、区政府转变思路,提出一个全新的治水、护水、兴水构想,在太榆退水渠榆次段打造海绵式生态体系,通过建设湿地公园、人工景观湖和全覆盖式的绿化带,形成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生态修复循环保护系统,将污水处理厂净化产生的中水再净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清水,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依靠景观湖和湿地存蓄天然净化后的清水,将污水洪水化害为利,为榆次增添一条川流不息的清水河,不仅能有效修复生态环境,更为榆次的长久发展和百姓民生再造出全新的资源宝库。

近年来,榆次区大力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医疗废物排查整治,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贮运、处置活动及环境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他们以东阳镇卫生院为试点,与区医疗集团配合,共同对全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废物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同时,对全区的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进行考核,全面推进危险废物电子申报和危险废物转移使用电子转移联单。重点对辖区内三类以上的68家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了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为全市全面推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注重重点行业企业土壤质控,将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了全区土壤环境的好转。

今年疫情期间,为落实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城镇污水环境监管工作,榆次区生态环境部门对重点医疗机构、重点乡镇卫生院和医疗垃圾处置企业进行了重点监管,在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的同时,时刻把污染防治攻坚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促进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榆次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大幅改善,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了民生进步。

见缝插绿

誓将林阴遍魏榆

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美丽乡村由一个个“盆景”变成一道道“风景”,城里人的休闲生活更丰富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也更多了。

截至目前,榆次区已建成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晋中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中,乌金山镇后沟村、东赵乡石羊坂村、东赵乡后沟村和北田镇张胡村等4个典型示范村发挥先进优势,形成了“青山绿水、六美后沟”“产村融合化、多彩石羊坂”“乡愁体验、古韵后沟”“蔬果飘香、田园张胡”的特色名片;东阳镇承接了全区唯一“创建国家卫生镇”“美丽乡村”“智慧小镇”“美丽人家”四合一项目,区镇村三级配合抓建设,成功从美丽乡村升级为美丽城镇。

位于榆次区乌金山镇的后沟村,三年前,全村农户分散居住在6个自然村的山梁上,典型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建起了120套二层别墅,并实施了河道整治、环境美化、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了“城镇化乡村、田园式城镇”……

后沟是榆次区众多美丽乡村的缩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榆次区积极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抓好四旁绿化、村庄绿化、庭院绿化和公共场所绿化,在2019年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中,新建、改建村庄道路9条,共计17.6公里,沿线绿化共计77公里,铺设了3.2公里彩虹标线的示范路段,建设了4处公路驿站和17处乡村候车厅,拓宽了道路的服务功能,逐步形成了服务乡村休闲旅游的路网循环系统。一个个乡村,随着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的全面完成,新居掩映于绿树花草之中,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生活越来越便利,村民喜笑颜开。

产业强则乡村兴,产业强则农民富。不仅要留住绿水青山,更要让百姓“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近年来,榆次区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建设,大力投资乡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目前,榆次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今年以来,榆次区积极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通过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来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大规模投向农业,打破农村发展困局,有效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三治三零”创建活动的大力开展,更是为全方位建设景秀、业兴、人美的宜居乡村提供了机遇。

图为太榆退项目引来大批水鸟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