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红色老区走出绿色发展新路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16 浏览次数: 【字体:

36f7e5e83a6843689ba2401e02408808.jpg

“太行一号”旅游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左权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模式,举全县之力谋求转型发展新路,探索擘画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民生长卷。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了第六批106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左权县的名字赫然在列。如今,绿色成为了这片红色土地上最新鲜的底色。

环境效益就是经济效益

走进左权金隅水泥有限公司,葱茏的绿树掩映着生产设备,整个厂区环境良好洁净如新……

从“晴天一身灰”到如今的“花园式工厂”,公司环保部部长王云岗说,水泥行业属于“两高”行业,从去年初到今年4月,公司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成为晋中市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水泥企业。左权金隅水泥生产线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录”,2022年三种产品被评选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通过实施脱硝改造及干法脱硫等项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据公司环保部技术负责人柳晋说,改造中建设了污染物排放管、控、治一体化监控平台,24台TSP监测站,17台空气质量检测微站,安装15套高清监控并升级改造车轮清洗装置、门禁系统,对物料储存、输送等环节进行封闭,严格管控出入厂车辆,实现了清洁运输。

这是左权县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的一个缩影。据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左权分局副局长巨如生介绍,2022年争取到1300万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补助资金,投入超低排放改造中。截至目前,全县涉气重点企业共3家。除金隅水泥外,华能左权煤电也完成改造,中晋冶金改造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鼓励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中晋冶金自主研发的CSDRI技术,是全球首套实现规模化试生产的以100%焦炉煤气为气源的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工艺,具有零污染、零排放的优势。相比传统高炉炼铁工艺,降低能耗20%。新技术应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公司年产值达到30亿元,利税8亿元,社会物流总额3.2亿元,直接带动本地1200余人就业。

行动成效是显著的。2022年,左权县二级以上天数311天,优良率85.4%,空气质量指数位居全市前列。

靠水吃水有了新“吃法”

左权县是全省少有的富水县,有大小河流2200余条,98%汇入清漳河东、西两源。清漳河干流总长度55.4公里,县境流域总面积1941.8平方千米,是左权人民的“母亲河”。

但清漳河也是一条令人生畏的多难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发生7次大的洪涝灾害,仅2016年“7·19”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8亿余元。2017年,左权县在全省首家提出清漳河全流域治理理念,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开创了县级单位河道全面治理的先河,使得洪灾风险大大减少。

清漳河支流涉水企业一共29家,包括8家洗煤厂、9家铁矿、12家煤矿。据巨如生介绍,如今的清漳河,部分断面已达Ⅱ类水质标准。洗煤企业和选矿企业生产废水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全部回用到生产中,实现了清漳河流域洗选废水零排放。同时,左权宏远煤业、阜生煤业等煤矿企业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井下回用和矿区洒水绿化,矿井水除回用后的剩余部分达到Ⅲ类水质后排入清漳河。

“目前,清漳河沿线排污口正在清查,将其全部打码编号,保证每个自然村最少一个排污口。此外,还要增加一些自动监测设备,确保及时管护,让沿线水质务必提标。”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左权分局局长王志军说。

清漳河沿岸的稻田生机盈盈、荷塘莲叶田田,发展起了特色产业。西安村曹小四搞起了水上漂流产业,“从这里出发,终点是莲花池,一个小时40块钱,收入还不错。”东安村建成百亩水稻示范园区,去冬“清漳牌”大米网络直销一售而空。村党支部书记原美玲说:“因为清漳河水质好,稻米品质高,根本不愁卖。”

借绿生金绘出新前景

左权的自然风光玉凿天成,420余座山峰奇秀瑰丽,2200余条河流潺潺奔流,800余处景观风光尽美。左权县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

依托秀美风光和丰富红色资源,左权县与国际水彩协会合作,2021年挂牌成立了“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覆盖4个乡镇、28个村。目前,泽城、桐峪、老井三大片区全部运营,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写生基地之一。县委宣传部部长秦国英介绍说:“基地可同时容纳2000人在地创作,写生点位超200个,预计年内可接待超20万人次。已与全国10个省份、95所高校、134所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建设写生基地,不破坏生态又能带动村民集体致富。泽城村党支部书记赵富生高兴地说:“整合村集体用地搞写生,村民以土地入股还能分红,许多村民开起了民宿和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巍巍太行山上,悠悠清漳河畔,“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蓝图正在擘画,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的愿景一步步在辽州大地上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