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左权县芹泉镇全力推进果蔬产业全链条发展
左权县芹泉镇全力推进果蔬产业全链条发展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 【字体:

b6dad0afce024b2585bbafc5709c6f33.jpg

芹泉镇蔬菜大棚。 

西红柿、茴子白到草莓、葡萄;从一年一茬到蔬菜不断茬、瓜果四季香……左权县芹泉镇一座座温室大棚的“崛起”,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鼓起了农民腰包,在绘就农民致富新蓝图的同时,也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不断前行。

芹泉镇属于农业大镇,早在10年前就开始摸索大棚设施蔬菜的发展路径。近年来,该镇将发展果蔬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久久为功、持续用力,被评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红柿成就“大产业”

“今年我种了15亩西红柿,估计能赚20余万元,除去一切开支,保底也有12万的收入。”深秋时节,芹泉镇下庄村种植大户黄利东大棚里的西红柿早已卖空。他边收拾大棚里西红柿的枯秧,边盘算着今年的收入。

设施蔬菜西红柿是芹泉镇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镇11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覆盖农户800余户,带动脱贫户650余户。园区形成了育苗、生产、储存、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全年可生产蔬菜2500万公斤,实现收入7000余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以前的种植户都是各干各的,自打建立起蔬菜党支部,村里发展西红柿300多亩,规模大了,销路广了,北京、江苏、山东都有俺们的直供点,实现了菜农、合作社、市场、消费者四方利益共享。”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治国说。

去年以来,芹泉镇按照“党建引领、地域相邻”原则,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联合下庄片区7个村组建立了产业发展党支部。通过“产业联合支部+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释放出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动能,实现了村域经济抱团发展、片区引领集聚示范,延伸了设施蔬菜产业链,打造出了自己的产业品牌,将西红柿真正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新技术赋能“好丰景”

“哪家有问题我就去哪家。”今年是外聘技术员李永贵在小南庄村工作的第11个年头,每年的种植季,他吃住都在村里。李永贵介绍,村里280亩地全部安装了滴管,既可灌溉又可施肥,和传统方式相比,节水1/5,节肥1/3。

“今年,小南庄先行试验育苗12万株,分销农户50余户,涉及6个西红柿品种,并先行试种60亩,试种成功后,明年将大面积推广,打造我们自己的西红柿品牌。”李永贵表示,芹泉镇温差大、水质好、土层厚,生产的西红柿品质好。他们还开展了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认证,组织芹泉镇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全市绿色食品认证培训,注册蔬菜品牌。

小南庄村是典型的农业村,现已有西红柿大棚280亩,农户增收方式主要依赖于蔬菜种植,但所需蔬菜种苗却均需从外地引进,蔬菜种苗这条“命脉”被第三方牢牢把握,本地既无育苗设备,也无育苗手段,大大限制了菜农的生产经营。

为完善全镇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条发展,解决群众用苗贵、特殊时期购苗难的问题。小南庄实施了标准化育苗大棚建设项目,建造现代化日光温室、购置自动化配套设备、聘请资深育苗专家、学习专业育苗手段。将以往的分散购买转化为统一育苗分销,有效规范种苗品种,显著提升蔬菜质量,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降低投资风险,减轻菜农负担,补足了芹泉镇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条的关键一环。

小南庄育苗棚总投资150余万元,占地面积15亩,采用“村集体+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完善水电配套设施、冬季增温系统、自动喷灌系统、全自动苗床铺设系统。村集体以“土地+资金”占股50%,农户占股50%,投资收益按股分成。预计每年可为温室及露地育苗2至3茬,提供优质蔬菜种苗100万株,按照每株0.8元的市场价计算,年产值可达80万元,为村级集体增收近20万元。

果蔬业鼓起“钱袋子”

10月5日,走进芹泉镇西黄漳村甄鑫温室大棚里,各种草莓已挂果,这也意味着一排排温棚又开始了它增收致富的“使命”。掀开温室门帘,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在各工序上有条不紊地劳动着。一层一层的秧苗叶厚茎肥,葱郁可人,在阳光的照耀下,透露着勃勃生机。

“我们常年在这里打工,一天至少挣70元,一年下来也挣不少钱。”西黄漳村民石清花边栽边说,脸上的笑容难掩心中的喜悦。

像石清花这样在“家门口”就能打工的仅西黄漳村就有十几人。

“比起传统地栽草莓,高架种植草莓最大的优势就是省力又省工,而且游客前来采摘时,不用蹲下,随手就能摘到又大又红的草莓。”甄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甄亚兴介绍说。“高架草莓从九月份左右开始定植,一直生长到来年五六月份,一年可结6到7茬,今年定植了白草莓、黑珍珠草莓、粉玉草莓等新品种,产量高、颜值高、上市早,价格也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甄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经营温室蔬菜大棚。2018年,在镇村两级的合力支持下,按照每亩2.5万元的补贴标准,整合了西黄漳村部分闲置暖棚,将原来的4栋小温棚发展建设成了现在的10栋日光温室,并自筹资金对园区内所有大棚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园区主要种植草莓、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果蔬,年产量170余吨、创收85万元。

此外,芹泉镇还在甄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果蔬产业实训基地,多次邀请各类“乡土人才”开展培训活动。今年还组建了帮扶车间,高效发挥联农带农作用,积极吸纳本地脱贫劳动人口务工就业,带动户均年增收1万元。

芹泉镇副镇长吕娟说:“大棚蔬菜已打开了农民的‘致富门’,蔬菜产业连着农民的‘钱袋子’,芹泉镇将依托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当地脱贫户通过果蔬产业增收,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据了解,芹泉镇还拉动本土能人郭爱军投资4000余万元兴建了集“精品种植、规模养殖、采摘观光、水上休闲”于一体的东水田园综合体。园区采用先进的立体化、无土栽培技术,推广“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年双收”的生态混养模式,在全县高效农业、科技种植中走先一步,建成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民俗旅游共融的田园经济新业态,开创了全县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如今,在芹泉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果蔬产业已逐步迈上发展的“快车道”。聊起未来的打算,芹泉镇党委书记王维红说:“要守稳守好‘菜篮子’,让大家吃上放心菜,让乡亲们靠着种植蔬菜水果,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加快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核心蔬菜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走优质高效农业与游玩、观光采摘相结合的新路子,探索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