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榆社县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做好有效衔接 夯实发展根基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2-14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榆社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村稳定安宁、农民稳步增收。

全面扛牢稳粮保供责任。榆社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筑牢粮食生产压舱石。据统计,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6万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2.83万亩,前三季度一产固投增幅全市第三,农产品销售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45.5%,种粮效益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稳定。同时,扎实推进涉粮巡察问题整改,1000吨成品粮油应急低温储备库建成投用,保质保量完成1500万斤县级调控粮储备任务,粮食储备和应急保供能力显著提升。

全面落实有效衔接任务。榆社县坚持以问题整改为抓手,变压力为动力,矢志在奋力“补考”中交好“赶考”答卷。不断加强监测帮扶“防风险”。严格落实“123”监测预警机制,并组织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三支队伍”,采取年度集中排查、按月常态化排查、日常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8个乡镇(城区)169个行政村和4个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4.4万农户进行“地毯式”排查,逐村逐户了解农户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住房饮水等情况,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随时发现,及时纳入,做到“应纳尽纳”,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此外,榆社县“三保障”部门保持数据共享,及时比对、核查,加强综合研判,及早预警完善数据共享,全年新识别认定监测对象124户288人,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未解除风险的监测对象,户均落实5个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全力做好就业帮扶工作。从脱贫到致富,离不开就业,也离不开产业。榆社县牢牢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筑牢兜底保障这道防线,不断调整优化扶持政策。一方面抓实两业一兜“稳增收”。紧盯全县监测对象,因户分类施策,量身定制稳增收、强保障帮扶计划,打好防止返贫致贫“阻击战”。按照致贫风险原因,每户至少针对性地落实一项帮扶措施,全县监测对象1360户2936人,截至目前,已针对性地落实产业、就业、兜底、教育、健康等帮扶措施6958个,户均5个。为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榆社县实施总投资2.62亿元的228个产业项目,兑付各类补贴资金1660余万元,带动1.5万余户困难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并坚持县内县外双向发力,严格落实各类补贴政策,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多元化促进就业,多渠道鼓励创业,实现务工总人数、省外务工人数“双增长”。其中,榆社县依托古建产业发展优势,成立古建集团公司,与山西建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榆社职业中学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联合开设古建专业,古建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保障困难人群收入水平,榆社县坚持常态化监测重点人群,严格落实提标政策,及时发放救助资金,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另一方面深化后续扶持“促转变”。榆社县坚持多模式推进后续产业。通过继续实施深度贫困村后续产业扶持项目,68个整村搬迁村人均保底分红收益1300元。同时放大帮扶车间效应,多渠道推动搬迁群众外出务工就业,实现有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此外,为确保搬迁群众适应新角色、融入新生活,榆社县1873户、4603名整村搬迁群众统一落户社区,实现由“村民”到“市民”的转变,并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榆社县坚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有效衔接为依托,统筹做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篇文章”。重点实施种养基地提升、市场主体提质、品牌建设提效“三项重点工程”,推动农业产业扩规增效。积极开展村庄规划编制三年行动,规划引领乡村建设。探索实施“12345”改厕工作模式,目前完成改厕5482座。持续开展农村乱象整治和村庄清洁“秋冬攻势”专项整治行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深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优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细划1416个“微网格”,构建“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新格局。招聘165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为促进乡村振兴补充了新鲜血液。重点打造东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偏良省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和7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