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晋中>晋中概况>地形地貌>详细内容

地貌类型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8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地貌的形态、成因及岩性特征,全市地貌可划分为4大类13小类。

    剥蚀构造地貌

    断块高中山  主要是太岳山脉,展布与霍山背斜基本一致,西翼断陷,东翼向沁水向斜缓倾,是单面断块高中山。

    褶皱断裂中山  主要在太行山中段,走向与太行背斜走向基本一致。同时受一组北东向断裂带影响,形成一系列断裂谷地。清漳河上游河谷切入石英砂岩,形成峡谷或嶂谷。

    以上地貌主要受构造控制,剥蚀作用居次要地位。

    剥蚀侵蚀地貌

    剥蚀侵蚀中山  主要是沁潞高原上以八赋岭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山,多由砂页岩构成,除在山地与断陷盆地相接一侧及有厚层砂岩出露的地段山体形态变化比较陡峻外,一般均较和缓。

    剥蚀侵蚀低中山  分布在寿阳——阳泉盆地的南侧,武乡——襄垣盆地的东侧及韩侯岭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但相对高度不大,山势和缓,山顶浑圆,山坡多由坡积物或黄土覆盖。

    溶蚀侵蚀低中山  主要分布在昔阳县中部的东侧太行山区和寿阳盆地西北边缘,山地干谷、槽谷、溶洞比较发育。

    以上地貌因地壳隆起使流水侵蚀作用加剧而形成,风化和断裂影响次之。

    堆积侵蚀地貌

    破碎黄土塬  主要分布在韩侯岭东部,原先的塬面经流水切割已相当破碎,但仍可见到平坦的小块塬面。

    梁状黄土丘陵  分布在榆社县和寿阳县的盆地边缘,是顶部平坦而微倾斜的长条状地形,梁顶是较好的农耕地。

    梁峁状黄土丘陵  分布在灵石县西南隅,是以斜梁与连续峁混合组成的形态。

    以上3种形态体现流水侵蚀作用依次加强。

    山前黄土台地丘陵  分布在太原盆地边缘。顶面较平坦,略向盆地倾斜,被由山地流出的沟谷水流分割成长条状,故也称“黄土长梁。”

    山间黄土盆地  分布在昔阳、和顺、左权3县县城及其周围地区。四周被山地环绕,边缘为黄土丘陵,盆地中心比较平坦,属洪积、冲积平原。

    以上地貌主要是在黄土堆积的基础上发育而成,抗侵蚀力差。

堆积地貌

洪积倾斜平原  分布在太原盆地边缘,是山前黄土台丘与冲积平原间的过渡类型。由一系列洪积扇形地汇合成向盆地倾斜的平原,表面比较平坦,组成物质从山前向盆地中心由粗逐渐变细,前缘有潜水溢出,往往产生土壤盐渍化现象。

冲积平原  分布于太原盆地的中心部分。地面开阔平坦,由河流冲积物组成,土地肥沃,富灌溉之利,为全市最重要的农业区。由于太原盆地第四纪以来出现过湖盆,甚至人类历史时期仍有湖泊存在,所以这里的冲积平原亦称湖泊冲积平原。

山间宽谷  分布于灵石县的汾河沿岸,寿阳县潇河沿岸,榆社县浊漳河北源沿岸,昔阳县松溪河沿岸及和顺、左权县清漳河东、西源沿岸。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及交通通道。

以上地貌是在断陷盆地中受堆积作用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