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晋中>历史人文>历史人物>详细内容

张志全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9 浏览次数: 【字体:

张志全

    张志全(1904~1978),榆社县大寨村人,出身贫苦农家。著名劳动模范。民国27年(1938),任村农救会常委,带领全村群众坚持劳动生产与武装斗争相结合,打击日伪军,保卫生产,减租减息,参战支前,为八路军主力部队作战提供物资和民工支援。民国33年(1944)榆社县全境解放,响应晋冀鲁豫边区党组织和抗日政府号召,创办全县第一个互助组,开展大生产运动,秋后获得大丰收,当选为县劳动英雄。11月,出席太行区首届群英会,中共太行区党委赠 “丰衣足食”光荣匾一块。

    民国34年(1945),总结推广按劳力评分使用工票、按农活选用技术和劳力的新办法,互助组得到大发展。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再次当选为太行区劳动英雄并出席第二届群英会。工作中,致力改良农作物品种研究,村建立小农场,培育出“八二谷”、“打锣锤”、“母鸡嘴”、“爬坡糙”等38个谷种、9个麦种、4个玉米种、4个高粱种等共55个优良品种。其中“八二”、“八一一”谷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创全县最高纪录。民国36年(1947)春,率先采用浸种消毒技术,庄稼苗齐秆粗,病株减少2/3。并组织群众实地观摩对比,把浸种、拌种新技术推广到全村。同年秋,打破“秋耕谷不长、豆不结”的旧观念,率先耕地5亩。组建起12人的村技术研究委员会,反复试验,推广“头锄浅又精,二锄深又平,三锄土堆圆蓬蓬”等锄苗技术,又摸索总结出“谷拔寸,顶上粪”等经验。提倡因地施肥,研究出28种肥料施用办法,改制出单人播种犁、妇女空心锄等新农具,比传统工具提高工效两倍以上。

    1950年,为支援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带头捐小麦125公斤,发动全村群众捐献小麦600公斤、款52万元(冀南币)、肥猪1口。10月,赴北京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和纪念章一枚。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年,带头办起榆次专署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担任社长。1951年,全村粮食平均亩产比互助组时增加29公斤,当选为县人民政府委员。9月,出席山西省工农业劳模代表大会,被评选为一等劳模,获省政府奖励的马拉收割机1台。1952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第二次赴朝慰问团。195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试制成功畜力播种机、摇臂脱粒机等新农具,当选为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5月,再次赴京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并参加首都“五一”节观礼活动。1969年后,历任县革委会常委、县委常委。连续当选为山西省一、二、三、五届人代会代表。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4年中,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领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农林牧副业,成为全省闻名的先进单位。1978年3月16日,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