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晋中>历史人文>历史人物>详细内容

马 惠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9 浏览次数: 【字体:

马  惠

    马惠(1904~1943),乐平乡(今昔阳县)静阳村人。

    幼时家贫,给地主放牧。民国12年(1923),在绥远参加冯玉祥属下胡景翼部队。民国17年(1928),随部队进大别山“剿共”,任连部文书。作战中,开始了解到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穷人的队伍,共产党搞土地革命是为了穷人有地种、有饭吃。民国19年(1930),蒋、冯、阎军阀混战,所在连队溃散,马惠借机返回老家,开杂货铺维持母亲、侄儿一家3口生计。

    在大别山初识共产党和红军后,两度外出寻找共产党和红军而未果。国民24年(1935),马惠意外地在本村贾俊小家与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并以其杂货铺为掩护做联络点,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政策。

    民国25年(1936),投奔共产党员李一清、赵武成所在的平定教导五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随李一清回昔阳县,参加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在九龙支队担任二中队长。为改善部队装备,提高战斗力,想方设法从国民党溃败部队、散兵游勇和地主家中收缴一批武器弹药,装备部队。民国27年(1938)11月9日,率部配合八路军主力参加泥澄口伏击战。民国29年(1940),接受上级分配任务,到敌占区的巴洲村检查工作,被敌人发现包围。由于地形不熟,又猝不及防,前排战士伤亡严重。马惠命令后面的战士迅速隐蔽,当敌人接近到20米时,扔出几排手榴弹,又用机枪扫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圈。但敌人凭借优势兵力死死咬住不放,战斗异常激烈。援军赶到,日军仓皇而逃,身穿的军衣也被日军用刺刀挑开七八个口子。战斗结束后,提升为营长。

    民国30年(1941),奉调回边区纵队驻地黎城县参加集训。经过严格的政治军事训练后,分配到独立团担任团长。不久,率领所部越过平汉线到鲁南,在胶济、石德路一带开展工作。紧紧依靠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经过一年的努力,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后日军集中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在冀中地区,吕正操所率部队撤出了根据地,转移到外线作战。独立团留下配合兄弟部队坚持冀中的斗争。民国31年(1942)5月到6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督战,用“篦梳”战术对冀中抗战军民实行“铁壁合围”式大“扫荡”。作战部队几次突破敌人的包围,后又被追堵的日军层层围住。连续七八天的白刃战,使得战士们筋疲力尽,加之缺粮断水,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危急重围关头,马惠亲自率领一连战士在兄弟部队的掩护下,突出重围插到敌人后方,分兵三路在石德交通线活动,一路佯攻一个火车站,一路攻打两个碉堡,一路破坏铁路。亲率30余名破路队员行动时,与敌人的一支机械化部队近距离遭遇,机枪手牺牲,马惠愤然端起机枪继续向敌人扫射,突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又被冲上来的日军连刺数刀,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