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晋中>历史人文>历史人物>详细内容

李用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9 浏览次数: 【字体:

李用清

    李用清(1829~1899),字登斋,号菊圃,清平定州乐平乡(今昔阳县)杜庄村人。自曾祖起,数代习儒学以求进,考选得拔贡、生员等功名。李用清七岁读书,不拘章句,十六岁为县学生员。咸丰八年(1858)乡试中举。同治四年(1865)会试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但家境贫寒,父亲在家乡多次为其借贷在京费用,因而县内有“儿子进了翰林院,老子照样穷光蛋”的笑谈。同治七年(1868),授翰林院编修。同治九年(1870)任国史馆、武英殿协修。同治十年(1871),补国史馆纂修,后一度代理总纂职。所编史籍“体究因得”,“通达吏治,洞悉民生”。同治十一年(1872),为同治皇帝大婚撰文,加授侍讲衔。同治十二年(1873)父逝,丁优守孝,主讲于河东书院。光绪初年,服满回京听用。

    光绪三年(1877)华北大旱,山西最为严重。李用清遂以记名御史随阎敬铭奉调山西襄办赈荒事务。不辞劳苦,屡冒寒暑,亲历遭灾各州县,四处募捐,放粮济赈,“身亲其事,南北奔驰,足迹几遍三晋,专以恤灾黎、惩贪暴为己任”。并将亲睹灾荒情景写成《大荒记》,综理要点十条,记述饥荒惨状。每到一处,认真勘究致灾因果及粮路输送途径,详加记载,随时向阎敬铭和巡抚曾国荃反映,积成卷帙,名为《十涕书》。勘荒期间,痛睹灾情下饥民饿毙惨状,全力赈济,心力交瘁。每到一处,拒绝铺张,用餐必拒佳肴,甘食粗粝,遂种下痢疾病根。

    光绪五年(1879),赈灾事竣,回京以御史任用,京察优卓。受邀协同张树声办理广西军务,防御法军侵略。后张树声任两广总督,即命李用清办理海防厘金,整顿水军和炮台财务。办事认真、条理有序,多次受到密折保举。光绪七年(1881)出任惠州知府。惠州社会秩序混乱,赌盗等不良之风盛行,诉讼成癖,命案堆积。且往往一案伤毙数人,牵涉较广;地痞充当讼棍从中拨弄是非,诈取财帛。李用清对此力主以严治,但反对滥施严刑。采取“严勒诛条,宽予新路,动以性情”的疏导方针,一面行文示禁,一面亲自复审案情,对罪犯开化劝勉,释放有悔改和罪行较轻的囚犯,使之成为现身说法的感化力量。不久“盗贼敛迹,地方安靖,赌风亦熄”,惠州大治,受到人们的拥戴。一次,乘车从乡下经过,乡民齐集路旁,拱手迎接,尊为“圣贤”。光绪八年(1882)朝廷追叙旧日功绩,升任贵西兵备道。光绪九年(1883)以特旨迁贵州省布政使,从正四品升为从二品,被朝廷及地方军政长官视为“干才”。光绪十年(1884)署理贵州巡抚。“兴农利,破除积弊”,“载汰冗员”,禁种罂粟,政声斐然。但所作所为严重地触动了地方豪绅和贪官污吏的利益,因而遭到当地豪绅抵制和上下官员勾结一气的中伤排挤,被清政府下令开缺进京,另行任用。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署陕西布政使。仍不图沉浮,以国本民食为要义,节流开源,倡导植桑种棉,兴办纺织。组织三原县百姓兴修“龙渠”,千余亩农田得灌溉之便。在任不足三年,藩库帑银增加三十万两。

    晚清之际,朝纲废弛,政治腐败,官场风气糜烂,官吏皆以搜刮为要务。李用清拒不与之同流合污,为政清廉。并先后以已俸禄在黔、陕购买谷米一千六百余石,备御饥荒。陕北各州县地瘠贫苦,地方官多不愿赴任,慨然以已之俸钱津贴之,以期杜绝地方官鱼肉百姓之恶习。郑州河堤决口,李用清慷慨解囊捐银二万两。但终因正直清廉,不与邪恶合流而为恶势力所不容,光绪十四年(1888)又遭弹劾,免职下野。光绪十五年(1889)后,主讲于太原晋阳书院,奖勤惩惰,省城学风为之大振。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爆发,无时不以战事为念。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终因忧国忧民酿成杂病缠身,导致痢疾复发,卒于书院。

    一生勤于政事,遨游学海,所留著作颇多,计有《山西办赈牍》四卷,《贵州批信稿》十五卷,《官黔公牍》三十三卷,《梅何追草堂奏疏》二十五卷。经后人刊行的有《课士录》十六卷及《李菊圃先生遗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