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晋中>历史人文>历史人物>详细内容

高若讷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29 浏览次数: 【字体:

高若讷

    高若讷(997~1055),字敏之,生于宋太宗至道三年。宋并州榆次县人,后迁家河南卫州。强学善记,精于天文,博览自秦汉以来的各类书籍,尤其喜爱申韩管子一类的政事书籍。中进士后,补彰德军节度推官。改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出知商河县,县内旧有职分田,历任官员均役使百姓劳作,牛和种子也要百姓负担,独高若讷放弃耕种。政绩优异,荐升监察御史。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言事,得罪宰相吕夷简,被陷害夺职,余靖、尹洙论救,均遭贬斥。一次赴宴会,高若讷谈笑中露出对范仲淹不满之意。本来,高居官清廉谨慎,人望很高,由于对范仲淹等得罪之事即不极力申救,反而加以指责,因而名誉大损。欧阳修曾移书谴责,痛斥他作为言官,附和大臣,不为正直人士申冤,是渎职丧德。信中有“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和“今而后决知足下非君子”等激烈言辞。若纳大忿,将信奏明皇上,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之后,高若讷历任内外重要职务,官至工部侍郎、参知政事,进为枢密使。对不符嘉奖规章,由皇帝和内宫施恩封赏的官员,多次进谏阻止。宦官王守忠任入内都知,欲加官节度使,坚持不奉旨,并奏贬贪横不法的宠臣阎文应。为人畏惕少过,但出行时前驱卫士殴赶路人,竟致百姓受伤至死,遭御史弹劾,罢为尚书左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判尚书都省事同群牧制置使。

    高若讷,事母极孝。因母病苦心研通医学,系统整理张仲景《伤寒论》、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等书,考校讹误,编册印行,使世人才得以了解各类久而失传的医术。宋史称:其医术,虽国医皆屈服,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后世直至现代,也充分认定和高度赞誉其对中华医术的发展和传播所作的杰出贡献。卒于仁宗至和二年,年五十九岁,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庄”。著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