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详细内容

枪声背后的保密故事(上)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1-16 浏览次数: 【字体:

众所周知,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第一枪。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振聋发聩的枪声背后,还有一段秘密战线上惊心动魄的往事,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密战。

1927年4月,汪精卫打着反蒋旗号,迅速取得对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领导权,与南京分庭抗礼,史称“宁汉分裂”。尽管两派反动势力势不两立,但在对待共产党的问题上却是“有志一同”。随着新生的共产党影响力不断扩大,“四·一二”政变、“七·一五”事变发生,南京和武汉先后发难,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并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等组成中共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组织领导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共2万余人。这2万余人,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军队的珍贵“火种”,他们中绝大多数牺牲在革命征程中。从他们中间,走出了6位共和国的元帅:朱德、贺龙、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林彪。

还有一位元帅,他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和领导南昌起义,但历史同样铭记着他的功绩,如果没有他,也许我们就不能迎来南昌起义的胜利,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征程,也许要付出更多血与火的代价。他就是叶剑英元帅。

那一年的叶剑英,刚到而立之年,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我们可以看到他当时的照片,雄姿英发、意气飞扬,被认为是国民革命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因为老乡的关系,他深得张发奎的信任。而事实上,早在3年前,叶剑英已经在黄埔军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并积极要求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在这一年,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华夏大地、共产党最艰难的时候,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真正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当然,此时他的党员身份是极为秘密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位未来的元帅,在横刀跃马战沙场之前,先为我党在秘密战场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7月下旬,起义工作正在紧张地筹备中,张发奎接到密报,贺龙、叶挺部队“不稳定”。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张发奎决定以开会的名义,召贺龙、叶挺到庐山,随后扣留二人,再把他们的部队调至九江与南昌之间的德安,出动3个军的兵力将其包围,实施缴械。

当时,叶剑英也是参会者之一,他意识到必须尽快将这一情报告知贺龙、叶挺和中共中央。时局紧张、事态紧急,情报又是如此重要而隐秘,叶剑英不放心让任何人代为传递,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冒奇险、出险招,自己秘密下山向贺龙、叶挺传递消息。

此行的风险不言而喻,一旦他的行踪暴露,不仅他本人将在国民党内部“身败名裂”,付出的或许是生命的代价,起义的情况也有可能随之暴露,可能造成的后果让他想都不敢想。

而此刻,叶剑英展现出了一位卓越军事家的大将风度。尽管心急如焚,但他没有表现出一点异常,完全是一副既不知情、也不关心的模样,“享受”到庐山一边开会一边度假的悠闲,并以消夏度假为名,串通几位不知情的与会代表,商量着忙里偷闲,背着几位“大老板”偷偷去九江游甘棠湖。

他想清楚了,如果此行能够瞒住上面最好,万一被张发奎知道了行踪,他也大可以咬定自己只是和同僚们难得在会场一聚,一时松懈,利用会议间歇游山玩水去了。等到同行的人散开,叶剑英这才独自上了一条小船,向烟水亭划去。烟水亭中,有4个人正在闲聊,看到叶剑英划着小船过来了,他们不动声色地看看左右,宽广的湖面上,游船都远远的,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亭子,于是他们迅速地上了小船。

如果这时有人能认出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他们就是张发奎设计想在庐山一网打尽的贺龙和叶挺,以及第二方面军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五。这样的会面,不可谓不胆大,也不可谓不心细。叶剑英此时的想法是,没有人看见最好,万一被同行的人看见了,就说自己在这里与他们偶遇。虽然这样说未必经得起推敲,但不管怎样,他已经把紧急事态告诉了贺龙和叶挺。

万幸的是,叶剑英此次甘棠湖之行,以及与贺龙、叶挺的会面,张发奎一无所知。在起义前夕、危急的局势下,5位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在那条小船上具体谈了些什么,没有详细记载。但这次会面作为“甘棠湖密议”,被载入我党我军的历史。

在革命形势间不容发的危急关头,叶剑英的这一秘密情报,以及“甘棠湖密议”的3项决议,保住了南昌起义中两支重要的有生力量,以及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