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JZ00100-4-2011-01576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07-03-29 所属主题: 发展规划

晋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八)

发布时间:2007-03-29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一五”期间,着力于建设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源防治,开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新局面,力争到“十一五”末,环境建设走到全省前列。

一、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

1、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调节资源供给,完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矿业经济格局,实现供需总量平衡。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和规范矿业权交易制度,提高企业的进入门槛,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实现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建立矿区规划及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优化矿山布局设置(关小、改中、保大、扶优),搞好转换与深加工,实现矿产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政府要严格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功能。继续加大土地市场运作力度,对城市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调控、统一供应。通过把“毛地”变成“净地”,把“生地”炒成“熟地”,把“闲地”建成“俏地”,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化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的计算和考核,鼓励用最少的土地实现产出最大化。促进城市走集约化用地道路,建立住宅上限制度,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促进居住文明。

3、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

以“节水晋中”建设为中心目标,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通过用水权的市场交易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用价格杠杆等经济手段激励用水户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和完善三大节水体系。抓住我市列入国家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市的重大契机,以重点节水园区建设、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和山区集雨节灌建设为重点,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造灌溉设施和技术,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加强灌溉定额管理,全市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8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农业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基本建成节水型灌溉农业体系。按照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的思路,通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等手段,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工业计划用水定额管理,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制度,促进现有企业工艺改造、技术升级、一水多用和循环使用;完善企业用水计量管理和用水实时监控系统建设,使全市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降到4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率达到40%,初步建成科技型、集约型、高效型的节水产业体系。通过城市管网改造,居民用水节水器具推广,分户计量,定额考核,推行阶梯式水价,加大城市中水回用,使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失率降到10%以下,城镇污水处理达到60%,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70%,初步建成城镇节水减污体系。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晋中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重点围绕提高煤炭综采、回采和洗选率,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率,通过煤、焦、电、钢等主导产业的梯级开发,抓好煤矸石、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加快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培育20个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生态链网,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安泰、榆化为重点,抓好5个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围绕节约设施完备、环保设施健全、生活消费绿色、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建设10个循环经济试点社区。

2、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

鼓励和扶持研发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加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和技术导向目录。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实行环境标示、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物最终处置降低率”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循环工业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要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矿产资源配置重点向循环经济园区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3、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

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努力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积极实施国家十大节能工程,倡导建设 “节约型晋中”。抓好高耗能产业的节能改造,抓紧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推广节能型交通工具和机械、推广甲醇汽车和甲醇汽油的利用。完善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高效节能锅炉技术,加快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与供热制冷方式改革。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在全社会推广采用节能环保型家电产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空中水资源。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工程,强化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管理。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形成提倡节约的文化氛围。

三、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继续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形象”五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1、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

重点抓好采煤、炼焦、电力、冶金、化工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的监控工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限期达标、逾期关闭”的原则,推进市控和县控重点企业治理达标工作。到2010年,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环境保护工程,使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重点地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汾河、海河流域污染防治要取得突破性成果;焦化、电力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排放要大幅度下降。

2、加大水环境安全监管力度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解决城镇污水对重点流域的污染,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水环境安全应急监控体系,加大对水环境安全的监督控制,确保水环境的安全。

3、加强中心城市污染治理

采取污染企业搬迁、燃煤脱硫除尘、清洁燃料推广、热电联供、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妥善处理等多项措施,改善中心城市环境质量。完善城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基本建成全市环境应急响应系统。到2010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2天,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大于85%,全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2分贝,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65%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域规划,大力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生态系统补偿机制。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等省级六大工程;按照全市“双十一”绿化工程规划,以每年增加林木覆盖率1%以上的速度加快发展,建立生态保护屏障。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重点培育一批生态环境良好的园林村镇,加强介休、平遥等风景名胜区周边绿化与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布局。

【打印正文】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