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JZ00100-4-2011-01580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07-03-29 所属主题: 发展规划

晋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发布时间:2007-03-29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2001年—2005年)时期,全市上下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撤地设市的历史性机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通过实施“科教强市、开放强市、民营经济强市、新型工业强市”四大战略和“农业产业化提升、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文化旅游区建设”四项工程,推进“双百项目”建设和“8553”工业结构调整计划,着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开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1亿元,比2000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772元,折合1335美元,年均增长11.3%,提前一年完成预期目标。财政总收入完成52.6亿元,年均增长34.2%,提前三年完成预期目标。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033元,比“九五”末的3964元增长102.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315元,比“九五”末的2202元增长50.5%

——经济结构得到新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13.946.539.6调整为10.553.1 36.4。农业平稳发展,蔬菜、肉蛋奶产量稳居全省第一,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九五”末的287户增加到521户,二产所占比重比“九五”时期提高6.6个百分点,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医药、煤化工、电力、玻璃器皿等行业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对外贸易取得新成果,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7亿元,年均增长9%,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24.6亿元,比“九五”末增长5.1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4.03亿美元,年均增长25.6%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5.1亿元,年均增长33.8%,是全市建国到“九五”末投资总和的1.7倍。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新建和改建公路3630公里,全市公路密度达到54.1公里/百平方公里。通讯设施显著增强,全市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包括固定、移动)50.4部,邮政局所达到135个。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市城区“五横五纵一环”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城区道路里程达到218.4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846.5公顷,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5.5万立方米,煤气供气总量达到1995万立方米,市区公共汽车运营达到195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118个乡镇全部通油路,通达率达到100%2722个行政村通公路,通达率为98.6%2590个行政村通油路,通达率达到93.8%,自来水受益村达2606个,占全市总村数的94.4%;通汽车村2758个,占全市总村数的99.9%;通电话村2634个,占全市总村数的95.4%;通电村达2760个,占全市总村数的100%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全市总人口为308.0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2‰。城镇人口达到121.5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9.5%。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22.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20.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8.2万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3.7%,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09天。科技强市取得成效,全市科研项目五年共申报国家级70项,省级197项,9个县成为全国科技先进县。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全市幼儿入园率达到70%,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2%,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33658人。文化工作方兴未艾,连续五年获得政府最高奖群星奖,有两个集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历史名镇,成功举办了五届晋商文化旅游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有7个县(区、市)成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758个,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33万人。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向前,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1.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1%。文物保护、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人防、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五”时期的重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晋中实际,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来之不易。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迎难而上,奋力赶超;二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同晋中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紧抓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突出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等重点,不断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四是始终坚持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注重发展中顺应宏观调控政策,在调控中谋求发展;五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

“十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市“十一五”时期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晋中仍然是欠发达地区,在全省的位次仍徘徊不前,许多经济社会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煤炭、焦炭两大行业增加值比重达65%以上,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三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焦等行业,增长方式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特征,投入产出效率低;四是整体经济以生产为主导、自我积累滚动的传统模式发展,市场意识不强,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和区域协作不足,县域经济结构严重趋同,缺乏依托市场进行跨越式发展的思维;五是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力度不足,城乡居民在收入、居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另外,体制不活、人才缺乏、投资环境欠佳,部分干部思想观念保守等也是制约我市加快发展的的重要因素。

    二、“十一五”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将为我市借助国际资源和市场进行产业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良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加速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并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区域合作;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能源战略”以及我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我市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市丰富的矿产、旅游、文化资源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对投资的吸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促进我市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环渤海经济圈辐射能力的增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和“大太原经济圈”的建设,将带动我市进一步加快发展。同时,我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加之能源型企业资金积累加快,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程度提高、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也必将为全市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机遇,拓展新的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在良好机遇面前,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一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技术、人才和市场竞争为主的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来自周边地区和兄弟市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我市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适应性较差,随着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供求关系的变化,宏观经济存在随之波动的风险;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土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难以缓解,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将会继续加大,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突出,对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制约;四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公共服务不健全、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就业形势严峻,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可能拉大;五是改革进入攻坚时期,需要付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越来越高。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我们一定要客观冷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趋利避害;一定要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认真应对各种挑战,着力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晋中在山西中部的崛起。

【打印正文】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