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zfgzbg-181223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5-02-27 所属主题: 发展规划

关于晋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5-02-27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晋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326日在晋中市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晋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黄海涛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晋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为统领,以加快转型跨越为主线,紧紧抓住综改区建设、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山西高校新区入驻、科技创新城建设启动等多重机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综改试验、同城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进展明显,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2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4%,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5%,同比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7%,同比增长16%,增幅超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7%,同比增长27.1%,增幅超预期目标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9.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9%,同比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714元,占年度计划的100.7%,同比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91元,占年度计划的99.4%,同比增长13.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低于年度预期0.5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5%;人口自然增长率5.5‰;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6%;省下达的六项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部完成。

(一)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稳增长工作成效突出2013年,我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认真落实国省稳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了晋中市煤炭“十三条”等扶持政策,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7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5.8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同比增长5.3%。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8.454.736.9调整为9.452.538.1,三产提高1.2个百分点,二产下降2.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针对开春以来连续发生的规模较大、程度严重的旱灾、冻灾、雪灾等多次灾情,出台了《晋中市农业抗灾自救确保增收若干措施》,全力抗灾,恢复生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83.2万亩;粮食总产量182.4万吨,增长7.6%;创历史新高。蔬菜总产量278.9万吨,增长11.2%;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2.9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一村一品”工程推进加快,新发展特色专业村243个,累计达到785个,11个精品示范片区逐步成形。新发展优质水果经济林5.1万亩、干果经济林20.2万亩;改造中低产果园4万亩、低产干果经济林20.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重点推进的41个示范园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2.1亿元;新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7个,累计达到20个,新建、完善集约化育苗中心18个,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6.1万亩。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小区209个、工厂化养殖企业20个。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新发展1256,总数达到8070家,带动社员增收30%以上。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减少3.2万以上贫困人口,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3360人,就业转移率达到70%以上,科技培训5250人(次),完成全年任务。376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主体工程已全部开工;16个国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2850户贫困农户增收;榆社、昔阳核桃经济林片区建设已完成5.8万亩,左权2万亩核桃经济林等待验收,和顺县肉牛产业建设顺利推进,20个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部开工;非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11个县(区、市)的近37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扶贫开发政策全覆盖。

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快于全国3.3个百分点、全省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从行业看,八大主导行业中,除煤炭行业、机械行业增速同比提高外,其他六大行业均呈回落态势。煤炭行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1.2个百分点,仍是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全年原煤产量8455.9万吨,同比增长10.4%

服务业发展提速。全年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14.8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45.2亿元,同比增长9.5%。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1.5亿元,同比增长39.4%;全市旅游接待人数3323.3万人次,同比增长34%。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86亿元,同比增长45.7%。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60.3%

(二)转型综改统筹推进,“812”年度计划全面实施

2013年,全市铺开“812”转型综改任务,其中,8项重大改革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10项重大事项取得实质性进展,20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综改“一市两县”试点示范作用增强,灵石县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金融创新、重大转型项目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介休市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环境容量和排污交易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一市两园”建设加快,晋中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榆次工业园创新驱动步伐加快,与上海交大国家AD模具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和液压研究院,建成液压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孵化中心、矿山流体控制重点实验室等4个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室)。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走在全省前列。区域资本市场建设迈出新步伐,天津股权交易所山西分市场落地晋中,4户企业在天津股交所正式挂牌。金融创新加快,在全省率先成立民间融资登记中心,灵石县成立全国首支城镇化建设私募基金。民营资本活力得到激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43家;新设立寿阳村镇银行,大寨村镇银行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现有的5家村镇银行进一步做强。晋中银行顺利升级跨区域股份制银行。

土地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三项改革”顺利推进,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业存量用地整合、露天采矿用地改革拓展用地空间12868.4亩;实施“2065”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新增耕地3.3万亩。创新土地流转模式,灵石、太谷、左权三个县列入全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左权县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土地银行”。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3.3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7.2%

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电力、水泥、钢铁、焦化、化工行业初始排污权核定;启动排污权交易工作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现网络受理排污权的交易业务;健全了晋中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考核制度。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出台并实施了《市级“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设立了投资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大厅、企业设立登记联合审批大厅、公共事业及便民服务大厅;完成第一批30个部门的审批科组建和进驻大厅工作。四级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深化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打造出“四位一体”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市城区已建成部分数字城管平台;11个县(区、市)都将城市管理逐步纳入社会网格化管理;介休市组建专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试点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政法机关建立项目落地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机制;在全省率先启用“晋中微博发布厅”,强化集群问政、协作办公、服务转型。

重点板块建设推进顺利。太原晋中同城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北部新城建设力度加大,实施38项同城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9.3亿元;山西高校新校区建成运行,入驻师生6.7万人,配套建成6条周边道路;启动太原轨道交通二号线晋中延伸工程前期工作。引黄管网中线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供水用水同城化。科技创新城建设正式启动,编制完成《山西科技创新城晋中部分(大学城周边)控制规划及城市设计》;中国北方自动化研究院建成运营,启动了国家纺织机械质检中心和山西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筹建工作。“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积极推进,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及八个专项规划,开工395个廊带转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28.4亿元,廊带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六位一体”超额完成。认真落实“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强项目服务和管理,完善领导包项目制度,统筹调度土地、资金、环境等生产要素,全市重点项目“六位一体”建设,全部超额完成省定任务。693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160.7亿元,完成率102.4%。招商引资项目124个,拟引资2278.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1.4%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煤焦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当年又有25个矿井完成现代化改造,全年地方煤矿生产原煤6298.4万吨,增长15.2%,增产831万吨。27户焦化企业兼并重组至12户,企业产权关系已全部理顺;所有被兼并企业和淘汰企业的产能已全部转移到规划区和主体企业。重点实施的左权中豪150万吨红土镍矿建成,阳煤寿阳低浓度瓦斯发电项目基本完工;阳煤100万吨电石项目一期、峰岩15万吨汽配铸件一期(5万吨)已试产;介休市昌盛20万吨煤焦油馏分加氢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寿阳七元800万吨矿井、山西都宝集团180兆瓦煤层气机组发电、灵石东方希望铝系综合循环园、晋中万邦工贸30万吨镍铬合金等项目建设加快;介休路鑫和灵石启光2个低热值煤发项目取得路条;中粮集团三盟醋业年产15万吨陈香老醋、山西娃哈哈热灌装生产线、祁县统一饮品、方便面生产线等项目进展顺利。

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纺机制造国家示范基地、液压元器件及系统制造国家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重点实施的山西新能源汽车、介休青云直升机、太重榆液高性能液压、山西方盛液压高端铸造机械、寿阳新型环保石头纸等项目进展顺利;经纬纺织精密铸造、平遥宇皓纸业改性材料造纸等项目开工建设,太谷恒达精密铸造项目、昔阳铁氧体永磁材料进行设备订购;平遥煤化光学新材料、中科鸿基保健等项目投产。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晋综合保税物流港核心项目太铁物流中心获得批复;榆次汇隆农产品综合市场部分投入使用;农村商品配送网络建设加快,完成县级商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7个,新建、改造乡镇区域商贸中心7个。祁县玻璃器皿文化产业园、平遥推光漆器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旅游产业标准提升和模式创新实现新突破,晋中荣膺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绵山成功升级5A景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通过了国家5A评审,《又见平遥》正式上演,乔家堡整村搬迁完成90%以上;榆次乌金山二期、灵石石膏山风景区一期、红崖大峡谷等项目建成开放。太谷NAPA橡树谷填补全省高端休闲游空白。推进放心餐工程,建成64个放心餐点。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晋中开发区、榆次工业园等8大重点工业园区入驻企业516个,完成工业增加值176.2亿元,工业销售收入552.4亿元,同比增长5.1%;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园区达到3户。重点建设的三大“国”字号工程进展顺利,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在美国成立了“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祁县)有限公司”,国家玻璃产品质检中心建设进度已达80%,中华玻璃器皿博物馆主体建筑已完工。大华宏艺、下申、温曲三个基地建设加快,玻璃器皿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壮大。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城乡发展统筹协调。启动市本级和介休、太谷等7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市县域村镇体系、百镇总体规划编制率达100%,建制镇达98.3%。全市铺开城镇化项目466项,完成投资266.5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8.87%10()完成大县城建设投资129.4亿元;村镇建设投资173.5亿元。其中12个省级重点镇和5个市级重点镇围绕“五建设两整治”,完成投资40亿元。全市共打造农村新社区7个,美丽新农村100个。灵石县静升镇被列为全省2个美丽乡村连片区试点之一,整体推进了15个村落建设。

交通设施更趋完善。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3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里程306.5公里。汾邢高速左权-和顺段道路施工已全部完成;阳黎高速阳泉-左权段基本具备通车条件。晋中市汽车客运总站主站楼基本建成,昔阳、祁县汽车客运站主体工程完工。全市农村客运企业发展至17家,共开通营运线路256条,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水利设施得到加强。六大类61项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7亿元。和顺恋思、灵石石膏山、左权泽城西安3个新水源工程主体完工并下闸蓄水,昔阳松溪供水工程大坝成功封顶,新增供水能力1亿立方米;东山供水工程建设加快。11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个,全市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3.9万亩。改善和提高了7.5万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标准。

电网建设持续加快。新投产了550千伏榆次北、220千伏天湖、东龙湖、110千伏榆次新付、张庆等8个变电站,全市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03.1万千伏安。圆满完成2013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1个电气化县、4个电气化乡、100个电气化村。

市城区综合功能更加完善。9大类85项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19.6亿元。汇通路北段改造、迎宾街东延、蕴华西街西延、大学街东延等道路工程完工,完成24条小街巷改造;新改扩建45座水冲式公厕,2座垃圾转运站竣工并投入运行。基本建成大西铁路专线晋中站。羊毫街片区改造及南沟等城中村改造启动。完成规划展示馆主体工程,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已编制建筑方案,今年开工建设。

(五)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加速实施城乡绿化工程。完成市级重点林业绿化工程33项,造林52万亩;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绿化新增150公里;全市林木绿化率增加1.2个百分点。实施公园、街旁绿地、城市道路绿化57项,新增绿化面积247.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6%,绿地率达到34.1%。其中,市城区实施晋商公园三期、社火公园、潇河湿地二期等绿化重点项目8项,新增绿化面积55.6万平方米。灵石、和顺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园林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平遥、祁县已通过省级园林县城初审;左权、太谷分别启动国、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市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成功申报;灵石、左权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评审。全市完成100个城乡清洁示范小区和单位、20个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创建任务。

全力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双百户”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行动,引导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全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吨1.8吨标煤/万元。积极实施农业源减排和机动车减排;启动了甲醇出租车的示范运营工作;电动公交车运营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首批20辆慢充纯电动公交正在推进,项目初步具备实施条件。淘汰水泥、电石和电力行业落后产能27万吨以及20万千万时发电装机容量,完成电力脱硫改造133万千瓦。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全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00.8万平方米;“气化晋中”工程扎实推进,新增燃气用户2.8万户,完成置换天燃气3.7万户;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加快,市城区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设施建成试运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全市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达到87.8%85%93.7%69.2%。推行企业差别电价和居民阶梯电价、阶梯气价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六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P2.5有效监测天数为334天,达标率超省定任务28.4个百分点。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民利不断改善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2013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49.4亿元,同比增长20%,净增8.01亿元,较好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当年完成18所省级、53所市级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工程和50所村级幼儿园改造任务,幼儿入园率由三年前的84%提高到95%,高出全省14.1个百分点,在公办园就读的幼儿达到70%。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我市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晋中模式”在全国推广。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了49万人、88.4万人、32.2万人、38.7万人、34.1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45.7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100.3%。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1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729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为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完成年任务的127%。城镇登记失业率1.95%,比预期下降2.05个百分点。全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4.5万套,建成10.3万套;其中,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26832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064户。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以上,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介休、左权、和顺等3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市级图书馆建设进展顺利,启动晋中大剧院建设;全市所有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工作深入,有15个项目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晋中特色艺术作品创作成效显著,晋剧传统经典剧目、左权小花戏、太谷秧歌、和顺凤台小戏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作品完成。新建社区体育健身场100块,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68%,柔力球国际交流中心发布项目招商公告。

安全生产明显好转。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态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无重大事故,未突破死亡人数总控制目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0313,同比下降36%。广播电视、防震减灾、计划生育、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需要说明的,一是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我市工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最大(占到68.1%)的煤炭行业,虽然在原煤、洗煤增产情况下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但由于煤炭市场需求不旺、价格降幅较大,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大幅下降,导致工业增加值绝对额未能实现年初计划,未能完成全年任务;二是居民消费需求动力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三年增速放缓,2013年增幅同比减少了2.2个百分点,未能完成年度任务;三是由于我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大,受其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也未能实现年初计划。

2013年,全市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基本实现稳中求进的预期目标。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经济结构看,依然偏重二产,服务业发展比重还不够大、速度还不够快;投资还是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进出口和消费拉动力不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重道远。从产业结构看,除煤、焦外的其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总量仅达到25.5%。煤、焦等传统产业还居于主导地位,且化解产能过剩和节能降耗的任务繁重,保增长和降能耗矛盾突出;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还未形成支柱。科技创新水平总体偏低,全要素驱动效率不高,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从民生社会事业看,存在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当前,从经济基本面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基本面仍然良好。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将为长远发展再造一个“改革红利期”。从近期外部因素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胀压力持续缓解,市场预期好转。对我市而言,全省综改、太原城市群列入全国十大区域城市群、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等也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按照中央继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根据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本着“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我市转型跨越发展需求实际出发,结合晋中“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201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六项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7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三、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实现201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双十二”改革为支撑,全面推进综改攻坚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转型综改攻坚年”活动,以12项重大改革、12项重大事项和30个重大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推进关键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为核心的投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民营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市县同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县(区、市)财政分配体制。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总结推广左权县“土地银行”和太谷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践经验;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及风险防控机制试点。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土地信托、土地集中等模式,引导农民结合产业特性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委托经营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四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打破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县域限制,加快周转速度;探索建立土地开发多元投入机制和补偿奖励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开发;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评体系,开展批而未供、未用和低效利用土地专项整治。五是创新地方金融发展管理机制,加速资本市场运作,总结推广灵石县城镇化建设私募基金模式;加快与太原金融市场融合,挂牌启动天交所山西分市场;对接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服务全省的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市场。积极培育本地上市公司,加快农联社改制步伐,鼓励设立村镇银行。加大金融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

突出抓好核心重大事项。一是加速太原晋中同城化,加快太原轨道交通晋中延伸工程规划,力争太原地铁2号线延伸至晋中市城区轨道交通工程开工建设;加快高校新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二是重点打造“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推动廊带内6县(区、市)整体享受扩权强县政策;统筹廊带内产业和项目布局,科学制定统计、考评和利益分享机制,发展建设“飞地项目”、“飞地园区”。严格差异化考评机制,引导各县(区、市)按照版块功能定位推进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三是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建设科技三级平台建设,推进高校新区、科技创新城、市城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技术研发中心等。

(二)以项目见效为抓手,着力加快产业转型

全面落实“六位一体”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全省“项目见效年”的总体工作要求,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各类重点工程779项,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164.1亿元。深化“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度,对重点工程实施分级管理,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限倒逼效率、以考核倒逼成效,促进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全年招商引资1600亿元以上。

整合优化传统产业。整合优化存量,淘汰关停落后,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高标准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探索东山地区输煤变输电、输气区域合作机制,促进煤炭就地转化、就近消纳。落实省煤层气发展“20条”,大力发展地面抽采、提纯液化、管网建设等关联产业。推进焦化产业循环发展,推进介休、灵石两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的规划与建设,重点抓好介休昌盛、山西茂胜等大机焦项目。力争开工建设灵石启光、介休路鑫、寿阳明泰三个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好寿阳兰凯博200万吨新型醚基燃料、平遥煤化液化天然气、安泰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等项目。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推进中航特种车、北达新能源汽车及发动机全面开工;力争吉利汽车年底新车下线;扶持青云直升机项目形成300架生产能力;加快经纬数字化高速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重点实施安晟50万立方米泡沫陶瓷保温材料、地球卫士20万吨多功能环保新材料、平遥煤化改性材料造纸、聚义煤矸石制纤维等重点项目。推进生物医药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实施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中科鸿基保健及生物医药、振东安特生物制药GP新厂建设、太原华卫GP改造、德元堂红花黄色素冻干粉生产线、广生植物胶囊等项目。以山西科技创新城为契机,重点推动和引进银河电子车载方舱、北斗导航智慧云计算、太航仪表传感器及大气数据平台等电子信息项目建设。

强化园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支持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祁县开发区扩区增容、一区多园发展。推进祁县开发区省级创新体制机制试点工作。建设以海归创业中心为代表的科技孵化平台,以汇思研发中心为代表的蓝领人才培训平台。力争纺机和玻璃器皿两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投用,筹建国家级液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创新业务模式,启动“智慧晋中”和“宽带晋中”建设。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纺机集群围绕提升纺机产品档次水平,重点开发高档新型纺机、电脑横机、喷气织机等高档产品,发展纺机配套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液压集群要拓宽产品范围,延伸产品链条,重点实施太重榆液高性能液压产品自主化产业基地、太原博世通矿山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与装备生产、航天液压产品开发生产基地等项目。玻璃器皿集群要提升产品档次,继续完善大华宏艺、下申、温曲三个基地建设,完成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建设。铸造集群重点建设平遥峰岩、中都、南政三大集聚区,实施峰岩15万吨汽车配件铸件(二期)、华兴6万吨铸件及精加工等项目。新能源汽车集群以建设山西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区为契机,引进国家新型煤基燃料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打造优势农产品集中片区。新发展专业村100个、“一乡一业”专业乡镇10个,打造榆、太、祁蔬菜片区,祁、平酥梨片区,榆、祁、平苹果片区,太谷小白万亩苗木花卉片区、红枣片区,榆、太、祁、平畜牧养殖片区,介、灵核桃片区,寿阳蔬菜片区,昔、和双孢菇片区,和顺肉牛养殖片区,榆、左核桃园片区等11个优势农产品集中发展片区7.4万亩,新建标准化小区牛舍1万平方米,新发展核桃精品示范园2个,新发展设施蔬菜6万亩。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组建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化发展现代种养、技术贸易、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农业产业链,为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和先进技术输出示范引路。着力打造国家级晋中农产品现代流通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区。与山西农大合作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园区,打造新技术、新品种转化试验基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加快搭建网上交易平台,开设淘宝特色中国·晋中馆,争取入馆的晋中地方供应链企业达到20家。建设一批市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研发中心)、科技核心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两站合一”建设,实施70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站的新建、改扩建任务,开展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15万人。

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坚持产业扶贫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三位一体”工作路径,建立完善示范带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考核激励等机制,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开发“双百”工程,力争今年再有3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四)以区域综合优势为依托,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建设旅游“目的地”。推动景区景点品质提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探索集团化产品解决方案,引导景区景点“串珠成链”。重点整合平遥古城、《又见平遥》和晋商大院,打造古城大院板块;整合静升古镇、绵山、张壁古堡、石膏山等,打造古镇名山板块;整合榆次老城、后沟古村、乌金山、梅苑山庄等,打造环太原都市休闲板块;整合昔阳大寨、左权麻田等,打造红色教育板块,打包推介,组团发展,打响“晋商故里、揽胜晋中”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巩固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抓好平遥古城环城综合整治三期、太谷NAPA橡树谷、云竹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动员支持老醯醋博园、平遥唐都推光漆产业园、冠云牛肉集团等工农业旅游点创A。继续打造高速公路文化旅游形象通道,启动在北京交通口岸的形象宣传,配合做好文化旅游项目的考察、筛选、跟进、监督,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全市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360亿元。

构建区域“大物流”。围绕建设中部地区现代物流枢纽目标,加快建设三晋综合保税物流港,太原铁路枢纽(北六堡)物流中心,进一步加大方略保税、粮食物流、榆次汇隆市场等大型项目的推进力度。中储综合物流园、经纬仓储设施、苏宁电器配送中心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打造文化“大晋中”。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城区文化产业创意园策划,加快推进晋华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国际柔力球交流中心等项目。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加快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用文化提升城市品味、彰显城市魅力,抓好文化传承、节庆习俗等项目建设,推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抓好晋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筛选、复排和保护工作,打造《王家大院》等文艺精品。

(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不断加快城乡共建步伐

提升市城区综合承载力。重点实施8大类85项市政重点工程,今年力争完成投资120-140亿元。北部新区要集中连片大开发,重点推进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汇通大厦等项目,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区、都市休闲生活区;加快大西铁路晋中站广场建设和周边开发,建设人流物流集散基地。旧区要改造提质大突破,抓好羊毫街、迎宾广场、晋华片区和迎宾东区4大片区,以及20个城中村、5个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锦纶路拓宽改造、中都路北延等路网建设工程,实施3.5万户天然气置换和200万平方米热电联供工程,开工迁建晋中第一人民医院,尽快完成晋中大剧院改造。抓好城市主干街区美化亮化,完成百草坡城市森林公园和晋商公园三期、潇河公园二期、社火公园建设;改造东关街等小街巷。推进重点城镇组群建设。完成晋中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重点打造108带状城镇群、“介孝平汾灵”城镇群,推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做好灵石“大县城”试点,提升东山县城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一区两翼”互动发展。抓好12个省级示范镇镇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榆次牛村、灵石静升、昔阳乐平等就地城镇化经验,建设特色小城镇。引深“四城”联创,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和乡村清洁工程,市城区、左权、太谷要加大园林城市创建力度,榆社启动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介休力争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综合评审。

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城乡交通条件,协调保障汾邢高速年内通车运营;和左黎高速顺利建设,启动龙城高速北延工程,加速推进集散公路、园区公路、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推进太焦铁路改造以及和邢铁路、阳泉大寨铁路建设,做好征地拆迁等服务工作;改造县乡公路50公里,建设通自然村水泥(油)路100公里,新增通车里程200公里。积极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年内晋中汽车客运总站建成投用;增强“水支撑”能力,做好东山调水、中部引黄5个受水县区域小水网建设,推进高校新区防洪体系工程建设,启动城区排退水渠系改造工程,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加快实施重点电网项目,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切实提高供电质量。

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以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完善提质工程;以采煤沉陷治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民安居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宜居示范工程。

(六)以美丽晋中为目标,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做好污染减排“双百”项目建设,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电力、水泥、焦化等行业脱硫脱硝和燃煤锅炉、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9个县城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扩建和中水回用建设。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工作。探索环保管理新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严格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生态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试行第三方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改革,建立完善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价格补贴机制。

高标准实施造林绿化。完成新造林合格面积50万亩以上(其中干果经济林20万亩),完成植树1000万株;完成育苗6万亩,林木绿化率增加1.1个以上百分点。修建森林防火道路1000公里。以全市境内国、省道和高速公路连线为轴心,加快平川现代林业展示区和东山生态经济林业示范区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多途径探索“资源换生态”做法,吸引企业、团体建设减排基地和碳汇造林基地。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林下经济,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生态建设。强力推进节能降耗。深入开展双百户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行动计划,建立用电倒逼机制,在高耗能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协助国家标准委制定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相关标准,加快推进电动公交车示范项目,力争有100辆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现有建筑节能改造。

(七)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进程。深入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信息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个国家级试点和17项省级试点工作。争取榆次、太谷、介休、灵石、寿阳、榆社、左权等7个县(区、市)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评估认定。实施第二轮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标准化提档升级工程;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17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和35所农村幼儿园建设与改造任务。抓好北部新城高中、经纬中学等6所学校建设。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完善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五险统征和社会保障一卡通,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员要达到54.77万人、88.65万人、32.3万人、39.15万人、34.13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43万人。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标准,提升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水平,开展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完成市级公立老年养护院主体工程。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新开工1.2万套保障性住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约5000户,探索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保障对象并轨。

扶持创业就业。引深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完善创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新增就业岗位预估、考核制度,整合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创造更优的就业环境。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促进各类人才与园区企业对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8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459人,创业带动就业0.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7万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稳步推进灵石等5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并扩大试点范围,引深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加快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总额控制、单病种结算等医保付费方式改革,逐步扩大我市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

积极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设立文化人才政府专项津贴,培养保护文化专业人才;用好用活市级文化事业建设专项资金;着力提高农家书屋的建设标准,力争全市有50%的书屋达到40平米以上。完成“500米健身圈”扫尾工程,为63个社区健身点配备健身器材。完成33036场公益电影下乡进村任务。引深市直文艺院团改制。

夯实安全基础。创建安全发展先进城市,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新机制,强化安全准入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动态实施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持续开展覆盖全员的“三责”教育和警示教育,完善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家会诊、危险化学品集中整治和汲取事故教训类比检查等行动,打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各类组织负责人要自觉创造安全生产条件,落实防护措施,建立制度,加强培训,消除隐患,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决杜绝重大以上事故,力争不发生较大事故,全力控制减少一般事故。

积极推进广播电视、防震减灾、计划生育、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

各位代表,2014年发展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转型综改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为目标,坚定改革信心,鼓足转型干劲,奋力开创“四化”率先发展新局面!

 

名词解释

1、六项主要减排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工业粉尘。

2、“一村一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3、“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在108国道晋中沿线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六县(区、市)和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打造特色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生态带和城镇群,积极申请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集中试验区。

4、“116”工程:“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建设2014年度核心任务是实施好总投资36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3亿元的“116”工程,即10大产业集聚区基础提升工程、10大典型集镇标准化建设工程、6大生态修复工程。目前,“116”工程已经被列为全省转型综改《2014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之一。

5、“两集中两到位”: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

6、“2065”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即高标准整理20万亩基本农田,新增6万亩耕地用于占补平衡,复垦5万亩已废弃的工矿用地和损毁的各类土地。

7、土地银行:是指主要经营土地存贷及与土地有关的长期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土地银行具体运作模式是指政府出面组织,把某一区域农民的承包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拆院并院”之后的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分类整合,“零存整贷”,加快农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形成。 

8、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9、重点项目“六位一体”:即重点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全面推进、统筹落实的工作机制。

10、“五建设两整治”:即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中心街市、居住社区等五项建设,镇区景观风貌和环境卫生两项整治。

11、飞地项目和飞地园区:飞地项目和飞地园区属于飞地经济的范畴。本文“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12、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是一个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13、“四城联创”:“四城联创”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委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项具体举措。

14、扶贫开发“双百工程”:以全市100户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榆社、昔阳两个省定贫困县为重点,覆盖我市近100个贫困乡镇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实施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企农共赢。

15、“项目见效年”:省委、省政府在“项目落地年”“项目推进年”工作的基础上,将2014年确定为“项目见效年”。16、煤层气发展“20条”:2013年山西省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煤层气20条”)。

17、“大物流”:大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物流。

18、“智慧晋中”:智慧晋中建设属于智慧城市建设范畴。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

19、“宽带晋中”:宽带晋中建设属于宽带城市建设的范畴。宽带城市指在城市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基于宽带网络,利用宽带信息处理技术和宽带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应用。

20、“一区两翼”总体布局:抓住全省综改区建设机遇,着眼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紧扣太原都市圈发展要求,构建以晋中市区为核心,以平川、东山为“两翼”的“区翼”发展格局。

21500米健身圈:是指城市居民出门500米,就可享受到公共健身设施、基层健身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健身指导等公共服务。

22、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衔接。

23、土地“三项改革”:是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业存量用地整合、露天采矿用地改革。

24、“双十二改革”:是指《晋中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拟安排的12项重大改革和12项重大事项,简称“双十二改革”。12项重大改革主要包括投资体制、财政体制、土地管理、金融管理机制等12个方面;12向重大事项主要包括晋中太原同城化、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建设、推动科技创新等12项重大任务。

25、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打印正文】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