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JZ00100-4-2012-00519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2-06-14 所属主题: 发展规划

关于晋中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06-14 浏览次数: 【字体:

——2010年5月26日在晋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晋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贡  琦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晋中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我市发展环境面临困难和挑战最多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晋中”主题,认真落实“保增长、调结构、上项目、促就业、保民生”的各项措施,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开放提速、环境创优、民生改善”四大工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6.8亿元,同比增长6.7%,占年度计划的10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6.2亿元,同比增长6.9%,占年度计划的90.3%;财政总收入完成125.5亿元,同比增长8.1%,占年度计划的100.0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7.8亿元,同比增长23.12%,占年度计划的117.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5.9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年度计划的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9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年度计划的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28元,同比增长12.2%,占年度计划的100.2%(其中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79元,同比增长9.6%,占年度计划的9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94元,同比增长8.7%,占年度计划的10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控制在4%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达到2.62吨标煤,同比下降7.14%;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3.58%和3.9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3‰。

    ㈠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保增长取得积极成效

    在金融危机面前,认真落实国、省保增长政策,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全力维稳;在自然灾害面前,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和补贴政策,积极组织自救,努力减少损失,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快于全省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4.7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34.2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7.9亿元,同比增长8.4%。


专题一   农业灾害自救情况

    2009年,全市农业生产先后遭受春夏秋三个持续干旱期、局部风雹洪涝和初冬暴雪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据统计,全市387.44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194.08万亩,绝收8.75万亩,共造成农业经济损失9.06亿元。

    在自然灾害面前,市委、市政府迅速发动和组织全市人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一是深入开展“一抗两保”。从抗旱扩浇、小麦管理、病虫害防治、先进实用抗旱机具与技术等方面作了具体指导;落实各项补贴资金2.06亿元。二是大力开展抗灾救灾。实施救灾帮困送温暖活动,共捐款120多万元;变补偿资金为帮扶资金,对修复和重建温室大棚所需棚膜,市级财政每亩按1000元标准进行补贴;对规模养鸡户死亡肉蛋鸡补栏所需鸡崽也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市县两级政府用于扶持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的财政资金累计投入2400多万元。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34.3万亩,同比增长2.3%,粮食总产量达13.8亿公斤,同比增长3.7%,成为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蔬菜总产量22.1亿公斤,同比下降2%。水果总产量3.4亿公斤,同比增长3.4%。各类畜禽饲养总量突破4000万大关,达到4222.2万头(只),同比增加18.7%。肉蛋奶总产量44.5万吨,同比增长17%。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四化四改”完成“户户通”工程410.5公里,整村绿化工程完成95%以上,安全饮水全部达标,完成改厕任务8500个,农村可再生能源新发展3.5万户,其中新建户用沼气2.12万户。“十有十个一”达标村达到 500个。2140个村达到了“创三优”标准,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0%。完成100个行政村的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扶贫移民6705人,完成“三个确保”整村推进84个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34万人,转移劳动力3.35万人。


专题二  扶持工业企业生产情况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政府以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扶持、重点帮扶、服务内需为重点,对全市30户梯队企业、60个工业重点项目和直接关系民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不断加大政务服务力度,大力推行企业宁静生产日、领导包点责任制和市级领导与企业结对子制度,着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全力促进企业平稳运行。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帮助工业企业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31条措施,为企业让利上亿元,减轻企业负担2.1亿元;实施社保基金征收和就业培训“五缓四降一补”,为企业减负、补贴资金6180万元;为26户焦炭企业减免缓排污费1.2亿元。加大资金扶持,市担保公司注资达到1亿元,县级担保公司注资达到3.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累计贷款余额362.4亿元,较年初增加79.1亿元,连续12个月高于存款增幅。

 


    工业生产触底回升。工业生产在经历了1月份13.4亿元低谷后,开始逐月爬高,6月份增幅实现扭负为正,达到2.5%,12月份完成31.3亿元,增长82.1%,单月增幅创历史新高。工业增加值连续七个月正增长,其中四个月的增速在20%以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快于全省4.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6.3%,较年初提高4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逆势而上。积极推行“晋中人游晋中”等优惠促销活动,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总收入达到90亿元,同比增长36%;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3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和改造农家店865个。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7.1%。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近四成。

    ㈡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中央扩大内需项目落实迅速。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已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项目389项,中央预算内投资5.7亿元。截止目前,已开工365项,开工率93.8%,完成投资12.3亿元,基本完工175项。

    市本级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使用计划执行情况较好。全年市本级共留成基金2.53亿元,比照“5︰3︰2”的使用原则,累计下达基金2.4亿元,计划下达率94.9%。村庄绿化、汾河干流植被建设等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重点接替产业、解决因采煤引起的社会问题项目积极推进。


专题三  重点工程建设保障情况

    在土地方面,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实施土地整治31项,新增耕地1106.96公顷,确保耕地不减少;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6.67公顷,占总供应面积的11.6%。立案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553宗。

    在环境容量上,重点向市级70项重点工程倾斜,对申报的64个项目已审批57项。

    在建设资金上,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支持重点工程建设资金16.98亿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582项各级各类重点工程,开工566项,开工率97.2%;完成投资318.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5%。市级70项重点工程,开工67项,开工率95.7%;完成投资184.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9.3%。煤炭行业,寿阳新元、昔阳寺家庄600万吨等一批现代化矿井建设加快推进;焦化行业,介休益达30万吨、灵石聚源10万吨甲醇等项目进展顺利,介休路鑫30万吨粗苯精制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冶金行业,安泰120万吨H型钢、80万吨高速线材等项目推进顺利;电力行业,榆次热电联产项目完工试运行,山西瑞光、平遥耀光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左权电厂“五通一平”工作顺利展开,寿阳漳泽电力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鸿基、贝斯特纺机、金牛矿机、海锐五金、诚兴型钢等项目投产见效;食品行业,华润啤酒改扩建等项目投产;轻工行业,大华玻璃建成投产,晶鹏玻璃等项目加快推进;新材料行业,山西迪沃思优质耐火材料、天一纳米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

    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北部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等13项重点规划、4个县域村镇体系规划、10个建制镇总体规划、10个乡集镇总体规划、3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和228个新农村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全市各县(区、市)开工市政重点工程项目93项,完成投资23.6亿元。生活垃圾处理厂全面铺开。全市新增道路面积36万平方米,污水管网361.1公里,燃气管网96公里,集中供热面积1095万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7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22%,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3%,燃气普及率达到73.6%。灵石、祁县、左权和寿阳四县中水回用设施建成。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晋商公园建设全面启动。全市新增绿地32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地率达到3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95平方米。

    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加强。实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47万亩,其中中低产田改造22.3万亩。榆社双峰水库续建工程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寿阳松塔水电站、灵石石膏山水库、左权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建设加快,和顺恋思水库、介休龙凤水库前期推进顺利。祁县子洪、介休友谊等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工。

    公路交通建设顺利推进。汾邢高速公路晋中段建设加快,东纵高速公路前期积极推进,龙城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太原环城高速公路太谷连接线等干线公路开工建设,介霍一级公路、307线寿阳过境段等全线竣工通车。县乡公路改造完成200公里,村村通和新农村街道硬化工程完成1294公里。县级客运站2个投入运行、3个在建、3个完成选址,6个乡镇客运站全面竣工


专题四  全市电网建设情况

    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6座,35千伏及以上线路188条。其中:500千伏变电站1座,开闭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变电站30座;35千伏变电站65座。变电容量达8006.4兆伏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大电力支持。

 


    电网建设进一步加快。左权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榆次、介休等输变电工程和祁县东观、灵石南关等增容工程全部完成。全市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486.12兆伏安。

    ㈣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现代农业快速推进。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启动的69个项目中开工67个,完成投资8.9亿元。大面积推广农业组装配套技术,全市玉米播种面积达310万亩,为历史最高年。龙头企业带动性增强,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10.4%,带动45万农户增收5.6亿元,转化农产品30亿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4254个,其中新发展922个,入社率13.7%。规模养殖上档升级,全市各类养殖小区(园区)达到1210个,猪、鸡、奶牛规模养殖超过90%,肉牛、肉羊规模养殖达到70%左右,龙海实业、平遥牛肉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机化发展驶入快车道,全年农机化发展资金达1.92亿元,新增各类农业机械1.46万台,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8.6%,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专题五  煤炭资源整合情况

    根据省政府(晋政发[2008]23号、[2009]10号)文件规定,我市矿井在2008年256座的基础上,保留122座。整合关闭矿井134座,保留比例4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40.6 %),关闭比例5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59.4%)。企业控股主体24个,其中省级大集团主体10个,重组控股矿井35座,占保留矿井总数的28.7% ;地方及其它主体14个,重组控股矿井87座,占保留矿井总数的71.3%。核定总产能10680万吨/年,较重组前( 7642万吨/年)增长39.8%,产能增幅在11个地市中名列前茅。按照省批复《方案》的要求,我市2009年关闭矿井45座,剩余89座在2010年底全部关闭。目前全市已关闭矿井47座,其中42座关闭矿井基本符合“六条标准”。

 


    工业新型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突破,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全市保留矿井122座,核定总产能10680万吨,平均单井产能提高2.9倍,达到87.5万吨。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祁县经济开发区三个省级工业园和安泰工业园、中煤九鑫工业园、榆社化工园、平遥工业新区四个市级工业园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占全市规模企业工业总量的32.5%,比年初提高1.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纺机、汽车改装等行业的产业集群。同时,甲醇新能源汽车及发动机基地、液压元器件国家示范基地等产业集群基地的规划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


专题六  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

    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努力推动转型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仓库近百个,铁路专线77条,铁路货运站场27个,其中大型铁路货场年货物吞吐量达1230万吨。商贸、煤机、粮食、图书、钢材、汽贸、铁路、农业等9大物流项目已规划,部分项目开工建设。自2005年以来,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2009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8%。


    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大力实施服务业“3+7”战略,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平遥古城综合治理、乔家大院综合改造、太谷梅苑生态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榆次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对外开放;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全省经贸枢纽的目标,金利恒钢材市场已投入运营,三晋国际商贸物流城、山西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榆太祁寿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山西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进展顺利;房地产业,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全市旧城改造和市城区北部新城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5961套、50.67万平方米。

    ㈤改革开放引深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晋华、锦纶、轻机三户政策性破产企业进入法律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面积达1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省定试点县祁县、灵石两县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涉及10.8万农户、37.7万人、95.92万亩集体林地,左权、寿阳、榆次等县(区)改革正在加快推进;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稳步发展,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已达到29家,累计信贷投放19亿元;全市全年新增贷款79.1亿元,是上年的2.27倍,存贷比34%。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招商领域进一步拓宽,与中国铝业、吉利汽车、美特好超市等大型企业合作推进顺利,全年新引进项目92个、引进资金179.8亿元。项目落地进一步加快,2006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各类项目412项,已开工建设357项,开工率87%;累计完成投资461.4亿元,累计到位资金488.5亿元,到位率48.4%;投产或部分投产234项,投产率56.8%。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力实施“464”科技支撑工程,组织实施科技专项4个,完成科技攻关16项,开展高新技术活动45项,申请高新技术专利21项,新建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处,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个。建设蔬菜、红枣、核桃、肉牛、杂粮和酥梨6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4.03万亩,带动周边农户1.7万户,增收 1100万元。建立完善了科技人才服务、技术需求、科技普及和新型农村科技4大服务平台。

    ㈥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保民生取得实效

    教育均衡化发展趋于合理。撤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4所,学校总数由2008年的1336所缩减为1182所,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校布点的科学合理和布局结构的优化配置。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投资5.1亿元完成28.5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千校达标”工程,新建、改造实验室731个,新增仪器22万套(件)、图书72万册、体卫艺器材7万套(件),介休、祁县、昔阳3个县通过了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合格县(区、市)复评,全市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合格县(区、市)达到了8个,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普高与职高招生比例达1︰0.74,灵石、左权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94%。昔阳东冶头、左权下庄、和顺牛川、榆社云簇等一批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完工,介休、昔阳职业中学综合楼等项目即将竣工。

    医药卫生改革深入推进。大力实施“百乡千村万人”工程,太谷、祁县、昔阳等县级医院改造和榆次晋华等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和顺、榆社县级医院和5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基本完成;建成乡镇卫生监督站87个,覆盖率达74%;新建和改建村卫生室360所,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达到95%。新农合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210.6万参合农民获得了2亿元新农合补偿,受益面明显扩大。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晋中市中医院、寿阳县人民医院、灵石县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

    创业就业工程取得实效。大力实施“九个一批”就业政策“组合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创业就业人员实现就业1.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6万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6219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7%。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升,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2.7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35.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7.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9.3万人。城乡低保工作进一步规范,为全市8.86万户、16.2万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及一次性生活补贴1.5亿元。城乡医疗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累计救助4596人次,发放救助金1229万元。应急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除榆次、平遥外,其余9县(市)均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各类救灾物资500余万元,累计下拨救灾物资1460万元。全市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达174.32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增住房面积的50%;农村危房改造700户。

    “五个全覆盖”工程成效显著。校舍安全工程、村通水泥(油)路工程、空白村卫生室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完成。共完成校舍维修、加固和改造28.5万平方米、村村通水泥(油)路38个村163.2公里、空白村的卫生室建设360个、解决了农村32.3万农民的饮水安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138个自然村、安装设备2260套。

    文化、体育、计划生育、广播电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防震减灾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左权麻田、寿阳平舒、松塔等乡镇文化站建设进展顺利,祁县等县级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快。

    ㈦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汾河流域(晋中段)和潇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两项工程进展顺利。《晋中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和灵石、寿阳等8个产煤县(市)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初步完成,建成环境优美乡镇11个,生态文明村56个。全市完成造林合格面积33.24万亩,村庄绿化339个,植树960万株。

    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加大。“双百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审核工作完成,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能耗直报制度;淘汰落后设备8台(座),淘汰落后产能120.8万吨。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幅为7.14%,完成节能量100万吨标煤。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对9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和各县(区、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在线监控;将全年减排任务分解到124个项目和企业,实行分类处置。目前,各县(区、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减排任务全部完成。全市二氧化硫实现净减排4200吨,化学需氧量减排900吨,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减排目标。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二级以上天数累计达到3781天,比上年增加237天。其中市城区二级以上天数348天,较上年增加9天,综合污染指数1.86,较上年下降10.6%,稳定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晋中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开始启动。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的介休市、榆次区东阳镇、山西安泰集团和介休三佳公司、灵石中煤循环经济园区顺利推进,初步形成了煤—焦—钢,煤—焦—电,焦—煤气—化工等循环产业链。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业生产尚未全面恢复,截止2009年年底,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还有181户,其中全部停产企业63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市城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能完成年初计划任务。二是出口大幅下滑,外贸形势依然严峻,200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6亿美元,同比下降77.9%。三是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日益收紧,项目审批门槛更加严格,对我市的项目建设造成了较大制约。四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发展仍不均衡。以煤焦为主导产业的格局还未改变,应对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农民收入仅为城镇居民收入的35.5%。五是综合竞争能力还不强,跨越赶超任务十分艰巨。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和跨越赶超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做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我市圆满完成“十一五”,科学谋划“十二五”至关重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仍然复杂多变,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特别是对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省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重大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我省正在积极争取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市煤炭资源兼并重组正在顺利推进,这都将为我市赶超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本着既扎实稳妥又积极向上的原则,从自加压力、实现赶超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结合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要求,2010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10亿元,同比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20亿元,同比增长12%;

    财政总收入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13.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7亿元,同比增长5.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亿元,同比增长12%;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9亿美元,同比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0亿元,同比增长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90元,同比增长10%,其中市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17元,同比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10元,同比增长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达到2.51吨标煤,同比下降3.87%;

    二氧化硫削减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19万吨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三、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实现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㈠更加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继续加强项目服务和管理,完善领导包项目制度,实施动态管理,扎实做好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明确责任、细化任务、跟踪考核、严格奖惩。统筹调度土地、资金、环境等生产要素,全力推进市级主抓的72项重点工程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90亿元。煤炭行业,重点抓好寿阳新元、昔阳寺家庄等大型矿井的建设,积极推进汾西柳泉、灵石灵北以及阳煤七元等大型矿井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72座地方基建矿井的前期工作步伐,力争年内开工建设50座以上。焦化行业,重点推进介休益达30万吨、灵石聚源10万吨、聚义20万吨甲醇、介休茂胜60万吨醋酸等项目的建设,加快灵石中煤化工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东方希望4A沸石、昔阳阳煤40万吨电石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电力行业,重点抓好左权电厂的建设进度,加快山西瑞光和平遥耀光热电联产的投产达效,积极推进寿阳漳泽电力、灵石天石二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太谷飞象3000台玉米收割机、晋能艾斯特空冷设备制造等项目的建设,加快液压元器件国家示范基地、吉利集团新能源汽车、一汽靖烨甲醇发动机、中航工业山西兰田3万台专用车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冶金行业,重点抓好安泰120万吨H型钢、1080高炉等项目的建设,加快榆次万邦30万吨镍铬合金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食品行业,重点抓好祁县燕京10万吨啤酒、乔家醋业5万吨老陈醋、介休维群生物、太谷通宝醋业9万吨果蔬精加工等项目的建设。轻工行业,加快福润家具扩建、明亮涂料等项目的建设进度。

    ㈡更加突出稳定企业运行,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认真落实好工业企业“五缓四降一补”等省市有关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运行质量。高度关注煤、电、油、运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我市大电厂等主要用煤企业的原料供应、电煤库存等情况,协调各骨干电厂积极主动增加存煤,确保企业生产要素供给。继续深入推进“三个一”帮扶活动,优化服务链、保障资金链、畅通供应链。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严格执行政策,加快煤矿复工复产,力争年内复工复产矿井达到50座以上,全力保障重点用煤企业的煤炭供应,发挥煤炭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柱作用。加大对外贸易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出口产品的指导服务,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完善重点企业出口退税绿色通道制度,支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登记备案进出口经营权。

    ㈢更加突出结构调整,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工业新型化进程。在抓好现有7个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快各县工业园区的整合力度,加速产业集聚,推动工业集结上档、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山西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区、液压元器件国家示范基地和晋中(灵石)铝工业循环经济园的规划建设。

    着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我市煤层气能源富集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开采,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机制,加快推进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培育我市新兴支柱产业。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组织实施好第二轮优势农产品布局,加快推进山西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10个市级示范项目和40个县级示范项目的建设。积极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工程,重点抓好57个万亩玉米丰产方建设,新建设施蔬菜4万亩、标准果园2万亩。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力争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个;全市龙头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完成60亿元,带动50万农户增收6亿元,转化农产品35亿公斤。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新建和改扩建100个养殖小区(园区),重点培育50个现代畜牧企业,力争农民畜牧业收入增长8%。

    强力推进服务业“3+7”战略,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启动太原都市圈晋中综合物流园区的规划与一期工程的建设,加快山西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建设进度,力争三晋国际商贸物流城、山西新华图书物流中心年内竣工运营,山西粮食物流中心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引进美特好农副产品加工配送物流项目,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同时,加大北六堡太铁物流中心项目的争取力度,努力建设多功能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业,加快推进平遥古城综合治理以及石膏山和乌金山等景区的建设,支持介休绵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和农家乐旅游项目,不断完善游客中心、特色餐饮、星级饭店、工艺品、演艺节目等要素建设,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旅游”格局。房地产业,抓住城镇化和同城化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北部新城年度建设项目,启动高档商业、商务地产和特色住宅片区建设。

    ㈣更加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抓好城乡规划工作。加快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等重点规划,完成县域村镇体系、建制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省级重点镇和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扎实做好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设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进一步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加快中水管网建设步伐,提高中水回用率;进一步扩大集中供热管网的覆盖,力争供热普及率达到66%。重点抓好城市热电联供扩网工程、市城区排水管网工程、晋商公园和小街巷改造等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5亿元。

    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松塔水电站、石膏山水库和恋思水库的建设进度,加快龙凤水库的前期步伐,力争年内奠基开工。同时,加快推进一批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力争年内全部竣工验收,确保全市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率达到100%。

    大力推进交通路网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太中银铁路扫尾,加快三项工程引入太原枢纽(即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大西客运专线三条铁路引入太原南站)和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全力推进榆次编组站扩能改造及和顺至邢台铁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汾邢高速公路晋中段的建设进度;力争龙城高速公路、东纵高速公路晋中段年内开工建设。稳步推进县乡公路的改造,建设里程200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15公里。启动晋中客运总站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寿阳、祁县和榆社三个县级汽车站,完成灵石、和顺和昔阳三个县级汽车站和16个乡镇客运站的建设任务。

    抓好电网建设。加快左权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投入运营;积极推进榆次北部新城输变电工程、榆次东郊110千伏增容扩建工程和110千伏榆遥线、田范线线路改造工程。

    ㈤更加突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启动市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补充完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平川打造片、山区打造线的思路,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的建设,建设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工程30个、吊炕1万户,扶贫移民5000人,整村推进83个,推进现有500个“十有十个一”达标村的升级上档,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卫生村镇创建,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创三优”工作力度,确保全市剩余20%的行政村达到五有目标。全面完成农村“五个全覆盖”任务。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放心粮油工程”,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按照国省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完善重点镇、历史名镇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供热、供气等配套建设。同时,加快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承接城市功能的平台。以农村垃圾治理、给排水设施建设、巷道硬化绿化为突破口,开展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发展特色小城镇。

    ㈥更加突出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年底前完成晋华、锦纶、轻机三户政策性破产企业的法律程序,启动药材公司、建设集团等企业的改制工作。完善网上审批制度,健全完善四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医疗卫生、农村土地、集体林权、城乡水务、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把招内资、招民资作为重点,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特别是煤焦领域退出资本就地转化,促进煤焦企业转产转型;积极开展专题招商和点对点招商,扩大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深度合作。全年力争新引进项目65个、资金110亿元。深入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领域参与竞争,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向经济发达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支农服务功能,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满足经济实体对金融服务的多种需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实施4个工业科技创新专项、6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3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 “463”科技支撑工程,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㈦更加突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推动和谐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围绕教育均衡发展的主线,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将义务教育中小学调整为1000所左右;大力推进“千校达标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实现校舍安全工程“全覆盖”,努力实现区域内初步均衡;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习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队伍“三项重点建设”,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职业高中招生规模,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进程,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要稳定达到95%以上。对60%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零差率销售。

    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工程。以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继续推行“九个一批”就业模式,采取扶持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推进创业就业等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解决困难群体就业2459人,创业培训4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1.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启动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抓好非公有制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努力做到应保尽保。推开太谷、祁县和平遥生育保险参保工作,力争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年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52万人、23.32万人、36.7万人、19.5万人、11.8万人。继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15%;新建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 10570套,82.57万平方米。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抓好生产领域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校舍安全、水库安全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专项整治,完善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改善社会治安状况,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㈧更加突出生态环境治理,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矿山和汾河流域生态恢复与治理,完成流域内92个企业关停淘汰、搬迁、限期治理和深度治理任务。继续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全面铺开现代林业建设。完成造林合格面积35万亩以上,植树1000万株以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抓好介休市、东阳镇、安泰集团和三佳公司、中煤等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左权鑫瑞、灵石两渡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蓝天碧水”工程。引深双百企业节能行动计划,认真落实电力、焦化、水泥、电石、冶金等重点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实施末位淘汰,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全年淘汰落后设备13台(座、组),淘汰落后产能20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87%,节能80万吨标煤。以重点城区的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河流的污染治理和重点污染工业行业、工业企业集聚区域的污染防治为重点,实施重点污染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城乡清洁工程,加大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力度,统筹推进减排工作。市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11个县(区、市)城区的二级以上天数全部稳定在300天以上,市城区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㈨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着力谋划跨越赶超新途径

    扎实搞好全市“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市)、晋中开发区,认真扎实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各行业和部门专项规划,为科学指导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各位代表,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异常繁重,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圆满完成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打印正文】 【字体: 
×

用户登录